第六十一章 渔民到哪都吃香(3 / 5)
动,不会受到这些海鸟攻击的。”鲜教授笑笑,李渔总的来说还是挺单蠢的。没错,就连鲜教授都不得不承认,李渔的脸上,进场出现“蠢”的表情。
而在这里,一般情况下是真的不敢单独行动,这里常常有的死亡风暴肆掠。南极已经算是高原地区了,陆地平均海拔都在两千多米。经常有大风,也是因为这样,南极是七大大陆板块上唯一没有人居住的。
甚至联合国还有一个南极禁狗令,不允许带狗在南极上来生活。南极曾经生活着一种犬科动物,南极雪狼,不过也已经灭绝了,是唯一一种灭绝的犬科生物。由此可见,这里的气候到底有多恶劣了。
很多人因为南极的天气骤变,遭遇飓风等情况,被冻死在了南极。曾经还有一架满载二百五十人的旅游飞机,在南极遭遇恶劣天气,飞机撞到山坡坠毁,机上无一生还。
进入了长城站,室内的温度就十分舒适了,完全想象不到,这一墙之隔,简直是天壤之别。雪龙号这次也给驻扎在长城站的科考人员带了了食物,主要是绿色蔬菜、水果,这些是这里十分紧缺的。
当然,大家是没有时间在这里坐在一起来开个茶话会什么的。专家们分别到自己的组,对来的途中采集到的样本进行一个归纳。再和驻扎到南极长城考察站的人进行交流,李渔他们也需要这里的科学人员给提供最近的天气数据,好出海进行标本采集。
经过简单的调整、休息,虽然没有夜晚,但大家的作息还是按照时间来的,李渔他们潜水队的在时间是的早上才开始做事。不过潜水队的人员依然分为两组,有下潜的一队,还有一对是开着小船出去,用地笼进行采集标本。作为一个渔民,李渔自然是被分到了划小船,用地笼的一组。
这冰冷的水下,也生活着至少两百多种鱼类,物产十分丰富。李渔他们这艘小船上面有三个人,其他两人都是护卫军人。看到李渔熟悉的放地笼,收鱼,那两人立刻就有看到渔夫的即视感。
“动作挺熟练的嘛!”其中一个军人,程冰说道。
“我就是渔民。”李渔觉得挺自豪的。
也许真的是下网的次数多了,即使在南极海域,李渔也能判断出鱼类喜欢聚集的地方。别看这些鱼类生活在南极海域下面,就认为它们是天生喜欢低温、极寒的。其实大多数的鱼还是喜欢水温较高的地方,只是迫于生计没办法。
所以李渔会专门找一些飘着冰块的地方下地笼,往往在这些地方能够捕捉到更多的鱼类。而且有漂浮的冰块,能给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