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5)
从小到大,打从弄明白这桩婚事意味着什么起,宜臻就从未去设想过,自己见到卫珩母亲时会是个什么景象。
这让人如何去想呢?
三年前她方才九岁,关于自己日后出嫁的人生大事儿,永远只想到坐上花轿为止。
上花轿之后的,譬如婆家的请安规矩,丈夫的妾室品性,婆婆会不会研磨刁难儿媳,在她那样的年纪,全都不是值得放进脑子里认真思量的正经事。
而还未等宜臻再长大些,卫珩母亲就因病“逝世”了。
母亲当时还叹息道:虽说门面小是小了些,好歹嫁过去不用伺候婆婆,光这一点就不晓得要舒心多少。
毕竟她自己就在祝老太太那儿不知道受过多少委屈,对媳妇熬成婆的艰难有过深切体会。
所以,既然“婆婆”已经去了阴司天人两隔,宜臻又何必要平白无故地想婆媳见面的场面呢。
在她心里,她和卫珩日后会不会成婚都不一定呢。
“你不必怕,我母亲只是想见见你,或许还有些话想嘱托。她性子最和善不过,绝不会让你难做的。”
少年顿了顿,垂眸望着她不安的神气,又重复了一遍,“你别怕。”
宜臻眼见着他推开了屋门,一副让她进去而自己就要远离的模样,虽然竭力忍住了,眼里依旧冒出些许惊慌,“可我,我一个人进去吗?”
“母亲说只想见你一人。”
卫珩顿了顿,“她不许我进去。我在外面候着,一有不对你便大声喊我,我听得见。”
少女沉默了半刻,心里头其实很想再磨蹭一会儿,又不敢在这关头拖延。
“你可不可以在门口等?”
她下意识攥紧了卫珩的袖口,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借口,“我是偷跑出来的,若是被府里发现了派了人来追,你守着屋门,也不怕人擅自闯了进来。”
卫珩不晓得她为何对自己有这般深重的信任,连屋门口健壮挺立的带刀侍卫都信不过,非死心眼地觉得他才是武力值最高的那一个。
不过这等子小事,卫珩没有理由拒绝她,很爽快地便点头答应了。
在小姑娘要迈脚跨过门槛时,又认真地道了句谢谢。
小姑娘扭过头,回了他一个干净的微笑,以示宽慰。
到这时,卫珩才发现自己养大的姑娘就是好,最起码够聪明。
关键时刻不叽叽歪歪地问东问西,既然决定了要大半夜的来就无条件地信任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