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改了作话,不影响阅读(3 / 6)
,顿时胸腔激荡,心下决定无论如何,定要不负大人所托。
“此事交与我们正合适。”顾成礼开口,自从知道当初看到自己院试文章的是傅茂典后,顾成礼心里就对此人有了猜测,如今观他言行,果真是如他所想那般,心里约莫是知道对方想要做什么,不由叹服。
顾成礼看着如今大周朝的种种,内心想到的是要改革,那是因为他见过更好的社会,知道更多超脱这个时代的文明,也是切实知晓如今种种制度下的弊端,以及他内心对这种阶级社会的一种抵触。
可傅茂典不是,他作为一个传统的士大夫,其实在这个时代里是获益者,他若想要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就是在掘自己的墓,如今遭到圣上贬黜放逐,更是与以往的亲朋好友背道而驰。
他的这种选择注定是要走上一条孤独的路,而且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顾成礼对傅茂典的选择很是敬佩,或许这就是真正儒家学者的责任、入世与担当吧,“苟利国家,生死以之”。1
幸好大周朝尊崇文人,就算傅茂典以后糟了厌弃,也不用担心哪日被砍了脑袋,顶多是受到贬谪,去了荒芜之地。
“若是明昌知道学正大人让他那萃文书肆发刊这个杂志,估计得乐疯。”裴清泽悠悠开口,眼里全是笑意。
顾成礼点头,“不过此事不能走漏风声,还是要低调行事。”
裴清泽脸上笑容敛起,正色道,“没错,到时候一定要和明昌好生叮嘱一番,还有文瑾那里也需多留意……”
许敬宗作为他们学舍里唯一一个已经加冠取字的,如今在与裴清泽等人关系缓和起来后,便都唤他“文瑾”了,不过赵明昌时常与其互怼,倒是更喜欢直唤大名。
杂志在创办之初,肯定是不太起眼的,能留心到的人估计会很少,傅茂典不愿意露面,而是让顾成礼三人来折腾,也是出于这种目的。因赵明昌家里本身就有书肆,哪怕这个杂志出格了些,旁人也很难注意到,而顾成礼则是提出此事之人,到时候对如何来运作,想必也会更有心得。
至于裴清泽与许敬宗,他们也都会有各自可发挥的作用,许敬宗善作诗,若是时不时能在杂志上发表一些,甚至是与人在上面越诗斗诗,都可以成为美谈,而裴清泽人品厚重,又是裴教谕之子,若是他来牵线搭桥推广杂志,不怕到时候会没人来看。
“不过这杂志可要取一名,总是这样喊着,总觉得欠妥。”裴清泽拧眉,细细思索起来,转头看向顾成礼,“你可有什么好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