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百闻不如一见。(3 / 7)
上她自己也欣赏钱氏不卑不亢的性外,也因为荣小姐的哀求。
久居深闺的荣小姐倒是不知道外头的事,只是想请求母亲在自己出嫁后把夫子接回府,她知道母亲跟夫子其实很聊得来,等自己出门后,母亲身边没有可说话的人,夫子在府上也能多陪母亲说说话,如此也能给夫子一个安稳的落脚处。
她虽然不被母亲允许亲自去看望夫子,每回母亲派人去外城送东西,也能捎上她自己准备的礼物和书信,夫子也会耐心给她回信。
荣小姐便从信中只言片语中,推测夫子日子可能过得艰难,日日都要做绣活维持生计,也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自小锦衣玉食的她无法理解有些人攒钱的快乐,只觉得夫子这样未免太辛苦了,不如还是搬回府里。
至于父母担心的那些事,她觉得大家只要跟过去那样守口如瓶,外人就不会知道。
荣小姐的婚期商定在来年三月,听着还有小半年,但是对父母来说,这点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荣夫人也很想在她出门前满足一切愿望,可直接把钱氏接回府是万万不行的。
且不说荣小姐把让一大家子帮她守口如瓶一辈子这事想得太简单,那钱氏也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根本不会答应让荣府白白供她吃住——要是钱氏愿意过回那种日子,倒还好办了,荣夫人完全可以帮她说一门亲事。
钱氏这个年纪只能做续弦,前头都有儿女了,那她不能生儿育女反而成了优势。
至于命硬的事,也就大户人家讲究这些,只要往低了找,像是商人或地主,钱氏这样相貌清秀、出身书香门第,又能持家,还能教导儿女认字刺绣的,那她就是香饽饽,人家只会求着娶进门。
可惜钱氏已经打定主意再也不嫁了,她嫁错一回,险些没了半条命,如今夫家娘家都不管她,她就只想安安生生过自己的日子,自己当家做主,便是清贫也自在。
荣夫人旁敲侧击过几回,见她始终这个态度,也就彻底绝了做媒的心思。
所以要怎么安置这样有骨气的钱氏,还真是个轻不得重不得的难题。
其实荣太医第一次回来说,陆夫人要给铺子招个识文断字的女掌柜,荣夫人就有这个念头了,但她既不了解陆夫人的为人,也怕夫君瞧不上她推荐的人选。
荣太医有多重视这场合作,或者说多青睐陆家那对小夫妻,没有人比身为枕边的人荣夫人更清楚了,不对外传的八段锦功法主动传出去了,私人名下最值钱的铺子也给人折腾了,荣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