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听书(3 / 5)
。
什么啊!当初就是朝廷许以重金,她怕跑了这单生意,这才揽下活计。
朝廷催得急,黄壤也没法再细细优化,便交出了一种梁米种子。这玩意儿它是耐旱,因为它叶片肥厚,从出生就开始储水。即使千里土裂,它也能凭借体内的水份生长结籽。但是……这玩意儿它难吃得要死啊。
灾年百姓靠它充饥,平时都是拿它喂牲口的。
“半年之后,黄壤姑娘当真不负众望,培育出一种梁米。这种米植株低矮,叶片肥厚,不仅耐旱,而且产量极高……朝廷得了这种子,忙发放下去,令百姓立刻播种。谁知此举一出,却引得百姓骂声一片。”说书先生的声音起落有序,如珠如玉。
黄壤却十分理解——辛辛苦苦种出了这玩意,换我也得骂娘。
这东西粗粝得简直涩口,达官贵人咽下去都怕剌了嗓子。
“梁米粗糙,难以下咽。百姓纷纷指责黄壤,就连朝廷官员也上书请求陛下治黄壤之罪。而黄壤姑娘却对此不发一语。”说书先生十分感叹。
——这真是太荒唐了,我当然只能不发一语!因为我太知道那玩意儿有多难吃了!简直就不是人吃的东西。驴喂多了都想辟谷。朝廷花费如此重金,最后只得了这么一个玩意儿,我挨点骂还有什么可说的?黄壤无言。
“谁知次年,大旱果然如期而至!百姓很快发现,所有的庄稼全部枯死,只有黄壤姑娘培育的梁米不仅不枯,反而更加茁壮!在极度缺水之时,那梁米的根、叶、茎竟然救了无数人的性命。”说书先生十分感慨。
这……黄壤听得也很感慨,这……谁能料到这个。梁米的根叶……那玩意儿他们吃了,没坏肚子么?据我所知,后来都用作草料了吧?
后面的一段称赞,黄壤不好意思听了。
——这地儿很好,下次不准再来了。
第一秋还在为她画指甲,他一个一个,画得极为认真。已经有不少人向这边看了,他全不在意。
说书先生在一大段赞美之后,又讲起了黄壤培育药材苦莲之事。从前外伤药材十分稀少,而且价格昂贵、效用也小。黄壤便为白骨崖培育了苦莲,大大提高了药性。而这苦莲一年三熟,价钱自然也更低廉。
——这应该赞美的明明是苗耘之嘛,他付的银子啊。黄壤无语。
然后便是培育梅花念君安之事。念君安一直到现在,都是男女定情之花。当然了,提到念君安,就不得不说另一个人了。
说书先生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