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领悟、他觉得他重新认识了一次淑妃(2 / 3)
了解他。
在这样一个人手下做事,天然地会有极大的压力,因为首当其冲的是,自己永远无法知道自己做得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是好还是不好,今天猜测的想法明天是不是还是相同。
豫州刺史会忍耐下来,因为他眼前已经是显而易见的通天之路,他只需要按照他多年来累积的经验,小心翼翼地走不会出错的那条路,他就能过得很好——并且与此同时他还能获得与之相衬的权力,他的一切付出都有显而易见的回报。
淑妃不想忍耐想要逃离的原因也很明显,因为她已经不可能再有任何往上的可能,他不认为他的皇帝爹会让淑妃去当皇后,尽管她如今摄六宫事看起来风光,但她身上压着的责任比任何时候都大,更重要的是,她并没有能够掌握到与之相衬的权利和自由。
当初他母后在宫中做皇后时候所有的一切,淑妃都是没有的,所以淑妃想逃离是无比正常的选择,倘若换了是他在淑妃的位置上,恐怕八百年前就已经撂挑子走人了。
可是淑妃为什么没有走?
想到这个问题,吴王李傕忽然怔忡了一会儿,只觉得自己问了一个蠢问题。
淑妃和豫州刺史又是不一样的,倘若豫州刺史不想当官了,他就可以挂印离开两袖清风回家耕读,但淑妃能像刺史一样挂印走人吗?她身为他父皇的淑妃,就算他父皇有一天没了,身份摆在那里,都不太可能获得自由。
大概是想走而不能吧?
又或者是,她与他们的母后曾经有过什么约定所以才没有离开?否则为什么当初他们的母后留下的话语,无论他或者太子谁登基,都放淑妃出宫去?
想到了他的母后,李傕神色黯淡了下来,他忍不住在想,他们母后在面对父皇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呢?是君臣,还是夫妻?他想到他母后最后病重的那段时日,他此时此刻回忆那时候,底色永远都是灰暗的,每个人的面容都是模糊,每个人都在惶恐不安,每个人都在悲戚哀泣。
尽管他不太想承认,但他能肯定他的父皇对他的母后并没有那么多的夫妻之情,一定是君臣大过了夫妻,否则安国公不会变成安县侯,否则他的母后就不会那样英年早逝。而更让他不愿意承认的则是,他的母后死了,才换得了他父皇对他们兄弟俩父子之情压过了君臣关系。
想着这些,他情不自禁重新又去琢磨了一番淑妃。
他换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之后再去看淑妃行为,他便再不觉得淑妃哪里愚笨了,甚至是之前他母后尚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