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穿到《民国梨园》 13 东洋人欺人……(6 / 8)
全可以理所当然地顺势恢复自由,做个普通医生,普通好友,并不会引起太多关注。
这就是楚云声和郁镜之想要的结果。
而且青霉素的事情也暂时告一段落了,只剩下秘密量产的操作,楚云声正好可以抽身,顺便撇清关系,继续其他计划。
就身份的事达成一致后,郁镜之又清理了一些痕迹,便带着楚云声出门逛了逛海城,偶尔也有孟老板、李二少他们过来,几人混在一处,在外人眼里也便都看作了郁镜之的下属,没什么异样。
而今天,郁镜之则是要带着楚云声去拜访他中学时候的先生方既明。
楚云声听到郁镜之笑着问出的话,望着窗外道:“好人从来难做。”
舒展开肩背靠在座椅上,郁镜之轻声笑:“幸好我不是好人。”
楚云声没答这话。
汽车很快就到了租界的方公馆,两人却没见到方先生,管家只说方先生天不亮便去了东方报的编辑部。郁镜之便让路允调转车头,往东方报去。
楚云声知道这东方报,在实验室和医院不出门的日子里,也让郁镜之订了这份报纸。
东方报不像申报、进步报那样有大名气,常有先进言论,或国外文字,也不走海城见闻报、新民报那样平民化的通俗路线,去登那些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或是不知真假的百姓传闻,而是很有个性地总是去刊登一些随时会被外头军阀拉出去枪毙的大实话。
它并没有什么固定的风格,也不局限哪类文章,仿佛登什么,写什么,都仅凭着编辑们的喜好来似的,随意得很。
那刊头也个性,印了一位先生的一句话:“报纸不为一时之见,方成万世之名。”
因着这个性,方既明先生蹲号子的次数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东方报的报馆也是三天两头被查封,编辑部经常换地方,据说里头的编辑们都搬家搬习惯了,十分钟便能把一间办公室收拾干净,连人带物打包送上黄包车,可谓神奇。
也是方既明家底厚实,交游广泛,不然恐怕连牢里的自己都捞不出来,更不要说继续办报了。
汽车到宝安里停下,楚云声和郁镜之走路过去。
“这边大大小小的报馆也不少,但多数是些叫不出名字、朝生夕死的小报。”
郁镜之边走边道:“东方报最初办起来时,也在望平街的申报那边。那里报馆林立,消息畅通,还有一家报业协会。方先生也入过那家协会,只是入了不到半月,便写了篇文章大骂协会,第二天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