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人人都爱马文才 > 第412章 分庭抗礼

第412章 分庭抗礼(1 / 6)

“你要辞官?”

萧统看着面前的年轻人,面色一呆。

“祝令史, 你已经在玄圃园待了快五年了, 早已经是编修《文选》不可或缺之人, 如果是因为这五年你都没有升迁的原因, 我可以让……”

“殿下, 和官职无关。”

祝英台苦笑着断了萧统的话, “臣并不在意官职,当初会来玄圃园编修《文选》,也是因为兴趣使然……”

顺便给梁山伯找找范文什么的。

“这几年编修《文选》已经步入正轨,已经没有什么臣要做的, 臣实在是无功不受禄。”

祝英台露出为难的表情。

“况且, 以臣和裴御史的私交,也不再适合留在东宫了。”

从去年起,皇帝就不再关注编修《文选》的事, 东宫里也就对这一块轻忽很多。加上经过十余年的编修,《文选》已经收录了不少该有的文章,其实有没有祝英台查遗补缺已经不重要了。

从一年多起,她就和玄圃园大部分书令史一样, 隔三岔五才去点卯,其余时间都在帮助马文才完成炼铜的事情。

一开始她还有些不好意思, 可当她连续几个月开小差都没人责怪她时, 她就知道随着东宫越来越紧张的局势, 编修《文选》已经成了一项面子工程, 没有人再在乎谁在抄字、谁来借书了。

更何况, 在其他人眼里,东宫其实一直是在苛待祝英台的。

她未满十五岁就被召入东宫,因文才出众、书法超群而被擢为书令史,又和宫中几位皇子有着私交,连三皇子都和她结为好友,当年曾羡煞不少人,就连当年进入国子监的“天子门生”们都觉得她以后必定是前途无限。

可五年过去了,当年曾经一起在会稽学馆读书的同窗中,徐之敬已经成为皇帝身边最信任的太医令,傅歧是尚书省的金部郎中,褚向为通市监,孔笙入了国子监为博士,马文才更不必说,手握兵权又能自由出入宫中,已经是位极人臣。

而比他们起家更为优异的祝英台,却一直还任着东宫的书令史,虽官位清贵,却根本没有得到过升迁。

三皇子萧纲曾好几次提到过这件事,认为祝英台在编修《文选》上有极大的功劳,应该论功行赏,但一来祝英台有名士之风,自己根本不太在意官职,二来则是她和裴山、马文才私交太好,而这两人这几年不但数次拒绝了东宫的招揽,还隐隐有和东宫对立之势,所以在东宫里的身份就越发尴尬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