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奸妃当道(5 / 7)
弄。
韩老夫人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一双儿女,她见识也不过平平,只知道得罪了宫里的宠妃,肯定影响儿子的仕途。
再加上这三年的磕磕碰碰,韩老夫人没少对陈妙盈有怨气。
瑾瑜现在都即将而立之年了,膝下就只有彻儿一个孩子。她不过是想纳几个良家女子,或是从身边提两个丫鬟,也好让她多享享饴儿弄孙的福气。
虽然拒绝的是自家儿子,但韩老夫人却对儿媳陈妙盈有了芥蒂。
趁着儿子在家时,韩老夫人就提起了萧嘉树,想试探儿子的态度。
在她看来,这也是两全其美的事,既能同宫里贵人和解,又为琦儿觅得一位好夫婿。
至于陈家,陈妙盈是外嫁女,也不妨碍什么。韩老妇人她儿子靠的是自己的才华本事,可没沾陈家什么光,她以往也不过是敬着镇武侯罢了。
韩瑾瑜对母亲叹道,“若这婚事成了,那攀附权贵的名声就落到我头上了。”
韩老夫人因这话有些不满,倒不是气儿子,只是觉得这是什么道理,萧嘉树这般好,她想为琦儿觅得这样的良婿,有什么错。
韩瑾瑜只同母亲说清了这一句利害,也不做过多的解释,就道,“至于琦儿的婚事,我做兄长的,定会为她安排妥当的。”
本来,他也想好了几个人选。
————
等到新科进士授官时,皇帝还单独宣了萧函入殿,问他想做什么官。
这自然是屏退左右私下召见的,
皇帝也是有考虑萧嘉树年纪尚轻这点,若是外放为官,既是难以交托重任,再者萧妃若是哭诉怎么办。
萧妃是自己真心喜爱的妃子,好不容易在前朝有一个出息的娘家人,还是她的胞弟,萧嘉树又足够优秀,皇帝自然多了些恩宠和包容,所以很大方地给了两个备选。
放在翰林院或是宫中侍讲的位子上,前者能增加日后为官的底蕴,后者职务轻松,常在殿前行走,为皇帝处理一些文书,看似名声不比翰林院清贵,但却是人人羡慕的位子。
可见皇帝的真心厚待了。
萧函微微弯腰,拱手一揖,“请陛下准我入大理寺为官。”
***
新科状元入大理寺为官,的确惊了不少人眼球。
比如韩瑾瑜,在授官时见面,他也真心诧异道,“我倒是没想到你会选了大理寺。”
不是说大理寺不好,只是不若翰林院和御前侍讲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