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3 / 4)
人请的?父亲可以帮我打发走吗?”
顾汉平:“打发什么?太后给你请嬷嬷,咳……虽然实际上是来监视你的,但我们不能不给她面子,且太后不喜你没规矩的样儿,你也好好改改。”
顾宜宁缄口不言。
回到棠梨院时,那康嬷嬷已经在此候着了。
康嬷嬷一身墨绿锦服,黑白相间发髻上规矩地佩戴着两支金色花钗,眼尾堆积着细密的皱纹,嘴角也向下微撇。
第一眼看过去,就觉声色俱厉。
康嬷嬷福身行礼,“五小姐,老奴是慈宁宫派来的人,先前为三公主、六公主的婚事做过教习,太后看重五小姐,便……”
她洋洋洒洒说了一番场面话,顾宜宁听地心不在焉,唯一记住的只有一句话,大婚之前自己不能和陆旌见面。
将近两个月的时常,这怎么忍得住?
康嬷嬷仿佛能看透她心里在想什么,严肃道:“大晋的规矩便是这样,五小姐莫要动什么歪心思。不然日后两人相处起来会曲折不断。”
毕竟是重生回来的人,顾宜宁这会儿不敢对习俗不敬,图个吉利,点头应了下来。
康嬷嬷明着是来教习的,暗着还要考察监视她。头天就让她展露一下女红的手艺。
想必嬷嬷还记恨着那副《百鸟朝凤图》上的“鸳鸯”,便递来一副鸳鸯的图纸,让她照着绣,“五小姐七天时间可否绣得完?”
“可以。”
顾宜宁用不了七天,三天就将成品交了过去,刺绣上的一对鸳鸯活灵活现,细节处理地甚是巧妙。
若不是康嬷嬷天天盯着她看,就要怀疑是院中的丫鬟偷摸着帮她绣的了,然她还是不悦:“既然五小姐手艺如此高超,为何在太后的寿礼上绣成了鸭子?莫不是故意下太后面子?”
同一件事被不同的人反复提及,顾宜宁有些无奈。
这康嬷嬷是太后身边亲近的人,她并不想结怨,便把家中姐妹骗她的话说了出来。
康嬷嬷早就听说过相府二房两个女儿的丑事,听她这样解释,也觉有理。
见识过她的女红后,对这五小姐的印象也好了许多,平日里少了些刻意的针对。
两人相处的时日渐增,康嬷嬷对她放心不少,不再时时刻刻地监视着。
顾宜宁在家安生待了一个月,不曾出过门,她趴在窗台上,百无聊赖地玩弄着面前的小盆栽。
这一个月以来,都是靠着写信跟陆旌往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