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处心积虑(5 / 6)
先前不论是挖人还是考察城市,要么是局限在行业小圈子里,要么就是双方都保持低调,只有华虹副总裁的事稍微出了点声音,可方卓和华虹的摩擦浅尝辄止,如此也就平静下去。
熊晓鸽这一通透露立即就让舆论炸开了锅。
半导体行业?
百亿投资?!
这好大的手笔啊!
紧接着就是一阵质疑声,方卓为什么要进军这个行业?似乎和他先前的项目都所差甚远。
而且,方卓哪来的钱来投资?
这可是一笔堪称庞大的钱!
媒体的采访要求纷纷发到了易科,但还没等记者采访到当事人,方卓已经被热情洋溢的各地政府给跟进了。
现在是什么时代?
是一切朝GDP看的时代!
这百亿投资,先特么不管怎么来的,就冲对方上海首富的名头,接触邀请了再说!
不同于媒体的反应,几乎,方卓这里几乎是收到了所有省会的考察邀请。
当然,几个如日光城、乌市那样太过偏远的省会对此依旧无动于衷。
地方政府嘛,别的不说,这找联系方式、找中间人是一点问题没有,方卓的手机上每天都有陌生号码来电,对方开口除了表明身份外还能扯到认识的关系。
不管股东还是高管,甚至,自己父母都能当中间人。
方卓有天晚上到家就听见父亲憋了半晌,说起一件事——“咱们老家籍贯其实是东北的,你爷爷那时候来到安徽省安的家,才一直在安徽省。”
方卓估摸着再这样下去,籍贯地的祖坟都能给找出来。
事关DGP,多少有点殷勤了。
不过,百亿投资是什么威力?
就是生造,那都能把祖坟都造出来。
方卓预估了不同城市的热情,但没完全预估到大家热情的程度,而且,碍于行政层面的因素,他应付起来倒是有点焦头烂额。
但是,他顺势也确定了几个城市来进行第二轮的城市考察,比如蓉城、长安、海口、津门。
这一次,方卓不会亲自跟团,只需要看看最后谈成的条件即可。
就像中芯,它也不只是把生产线都放在上海,其他城市照样有厂,充分利用了地方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这一点很值得方卓学习。
就算这次没选中,还有下一次嘛,大家多联系沟通,总有机会一起发财。
第二轮的城市考察比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