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诸罪第一(3 / 7)
啊?!
图你驴货大?!
高叼毛暗中破口大骂,口服心不服。
可他的笑容愈发的谦和卑微:“但是,咱们就不能直接喂饱关键人物,别搞得这么……额别搞得这么谨慎正规吗?”
韩烈不由暗暗冷笑:果然是狗改不了吃屎。
高叼毛的想法不能说完全走不通,其实是有成功希望的。
但这正是他和韩烈的格局差距。
韩烈的做法,相当于是把利益摆在台面上,合法合规,国企方的领导不承受任何风险,只拿政绩人情,而不拿私人好处。
假设日后不小心出了什么问题,导致项目被审查,一句监管失察就能过关。
决策是集体决策,个人没拿一分钱,稳得一批。
其余环节,分别照此思路处理。
比如提供增信的信托机构,到时候大可以喊冤:“我们一看是兄弟单位出的钱,没多想,就跟进了……确实是我们监管不严,对风险的控制不够谨慎,我检讨!”
所有相关方都有锅,但是所有个人都不背大锅。
压力,大家共同承担。
如此一来,项目本身就只剩下一个“恶意抬高评估价格”的问题,只要积极退款清偿本息,极大的概率不会被深究。
可那时,估计项目早已完工了,高远地产实打实的用10亿地块弄来了20亿的发展基金,顺利度过难关。
真正会玩的人,一定会选择这种做法。
擦边,但不过火。
打时间差,而不是恶意赖账。
只要资金链别断类似的手法甚至可以一直玩下去。
当然,聪明人肯定会及时抽身——我他妈用别人的钱搞最暴利的房地产,每年以两倍的规模膨胀,只要别太贪,几年时间就能搞出百倍身家。
到那时,稳稳当当的一撤,跟好大哥们大碗喝酒大秤分金,不爽吗?!
最近这些年,金融行业的额外流动性总是流到房地产里,而房地产商的发财速度比坐火箭都快,这就是主因。
咱有2000万的本金,随便买块地就能撬动1个亿的项目,回头再搞点骚操作,能弄出来3亿资金来回滚动。
实际上扣除各种成本的净利润率可能只有20%。
可3亿的20%是6000万,相当于一年时间让财富膨胀了三倍。
现在知道为什么国内所有的房地产集团都要搞自己的金融部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