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殷家(1 / 4)
华枝春/怀愫
船只沿着运河上京。
船上众人几乎都是出生在苏杭两地的, 不会走路时就先会坐船,虽是小船换大船, 倒也少有晕船的人。
提前备下的仁丹和晕船贴,几乎无人用上。
只有保哥儿初上船时晕过一阵,可他贴着膏药也要满舱跑,银竹玉雨跟在后面追,阮妈妈道:“看这样,明天就不晕了。”
甘棠芸苓行走无碍,似沉璧这样船上生船上长, 还在船上练功夫的就更不必说了。她一上船就换过全身短打, 顺桅杆爬到杆顶上望风。
真娘手搭凉棚, 啧啧称赞:“她这功夫是小红拳罢?”
朝华正在盘点给舅家带的礼物, 纪叔把殷家小园的图纸送来了, 她也得预先安排人手, 看看带多少人去合适。
听见真娘随口就说出沉璧的功夫, 朝华颇有些惊诧:“你还知道这些?”
“这有什么不知道的?我在娘家时,宅后就是太湖,岁岁立夏节端阳节, 拳师们都要登船赛拳的。”太湖一地的拳师几乎人人都会小红拳、心意拳和岳家手, 她往年还赌过彩头呢。
船越走越远, 真娘便一日比一日开心。
每回靠岸补给都是她最欢喜的时刻, 若只是靠边补水补粮, 她便会戴上帷帽站到船板上。听听码头小贩的叫卖声, 不一刻前船后舱就送进许多她买的吃食鲜果。
若是停船过夜, 那她必要拉着朝华下船去。
运河两边极是繁华, 纵只在岸边不远处,也有好吃好玩的, 每回下船再上船,身后的仆从总要担几篓玩意儿回来。
停靠扬州那两天,绒花胭脂更是一箱一箱往船上抬。
朝华看见都轻抽口气:“买这么些要用到什么时候?”
真娘一指头戳在朝华腮边:“你不用别人就不用了?这是我买了来预备给你送礼的。”朝华进京之后总要交际,京城无人知道她退过亲是件好事,可她在京中没有手帕交又是坏事。
先送礼走走人情,打开了交际的圈子就好了。
“送金送玉太贵重,胭脂水粉绒花这类东西虽小,但造样精致又是南货,送礼最合适不过了。”真娘数着手指头,“要不我带那么多的杭扇和苏绣作什么?还不都是给你走礼的!”
朝华不意真娘替她考虑了这些,她自己根本就没想过这个,只看真娘的心绪一日比一日开阔,心里就跟落下大石一般。
真娘看朝华目光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