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她成了主场(4 / 14)
少数,她认识的那些叔叔伯伯都表示没办法,他们还告诉她黎万山已经找过她了。
大家都没办法,最后她把电话打到了何珍那里。
但她和何珍认识这么几个月,两个人之间聊得全是范范的话题,她对范范的照顾,对他的好,抽时间去陪他,给他买东西,她都是打心底想对他好,纯粹的,没想过要什么回报。
她就这么无缘无故的去开口叫何珍帮忙,还是纱厂那么大的事情,她实在张不开那个口。
她想来想去,最后想到用置换的方式。
她下午在档口萌生的想法,她后来自己仔细琢磨过,如果是她自己小打小闹的折腾,先开一个小商品城出来,弄得成功的话,她后面可能会在宁城开出来几家分店,但大概率也就这样了,得不到更大的发展,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她也不算多专业的人。
但如果有专业的人,组建出专业的团队来经营她的这个想法,从一个点开始铺开到整个宁城这个面,再辐射全国区域,这是可以在两到三年里就实现的,而一但这事做成,他们还可以反过来去掌控所有货品的渠道源头。
变中间商为自产自销,甚至他们也可以学小商品城那样批发,让人家来加盟他们,或者走贸易渠道,以及更远……
专业的人,她没有,但是何珍有,如果她感兴趣这个想法,肯定能做起来。
电话拨通后,她把这个想法用聊天的方式告诉了何珍。
说完她挺忐忑的,她怕何珍看不上这个想法,要是那样,她就不知道怎么开口纱厂的事情了。
但何珍没有,这么些日子相处下来,她真把黎菁当妹妹在待,也很有耐心。
她很认真听了黎菁的想法,然后认可了她,夸黎菁这个想法很好,说这个项目很好,是可以操作施行的一个好项目。
就和黎菁先前告诉吴有才吴有莉夫妻的那样,何珍当初回宁城投资,她和丈夫范长海把整个省的情况都了解了一遍,后来为了找范范,她更全国各地的跑,她对内地的情况有一定深刻的实地了解。
目前的内地,高品质高价格的消费想要带动起来,可能需要费一番功夫,黎菁说的那些小商品却绝对会开一个地方火爆一个地方。
路边的杂货铺都能赚钱,更何况是一座物美价廉的小商品城呢。
只是要怎么样赚到更多的钱,营造一种让人民能够放心大胆的进到商城里面,放心大胆的挑,放心大胆的拿甚至哄抢,让他们能挑得多,复购次数多,那又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