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六百七十二章 容易折磨才子气,最难消受美人恩

第六百七十二章 容易折磨才子气,最难消受美人恩(5 / 7)

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及其文化特点,由其地理条件而形成。

对于这一点朱祁钰表示部分赞同。

因为松江府能够从满是棉田的偏僻府州,发展成为大明最大的市舶司,百货集散之市,大明最富饶之地,发展速度原胜于其余市舶司,就是因为松江府就在长江口。

通衢九省之物华天宝,就是松江府的天然优势。

大明的官道驿路,在此之前,并没有直接抵达松江府的官道驿路,大明的官道驿路从苏州直接向杭州府而去。

松江府唯一的水马驿,还是从苏州通往刘家港,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

但是今天,松江府遍布官道驿路,四通八达,道路宽阔而且已经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

可是让松江府变成如此繁华,仅仅是地理决定的吗?

就以朱祁钰面前的黄浦江为例,原先的黄浦江并不能形成航运,因为水量极小,时常拥塞。

洪武二十三年,夏原吉中举,以乡荐察举入太学,选为中书省制诰。

洪武二十六年,吴淞江堵塞严重,夏原吉请旨来到了松江府治水,凿宽吴淞江近旁范家浜,数次疏浚河道,最终形成眼下的黄浦水系。

而李宾言也多次征调民夫,疏浚水路,修路铺桥,最终形成了眼下这四通八达的水路网、道路网,成为了整个松江府腾飞的血脉,为这座奇迹之城源源不断的注入活力。

所以,松江府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松江府可能会腾飞,但是能让松江府腾飞的依旧是人。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朱祁钰站在别苑的文华楼上,俯瞰着整个松江府,一时间百感交集,这座快速崛起的城池,还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毫无疑问这里已经成为了大明经济的马车。

他看到了于谦、卢忠,杨翰、李宾言来到了黄埔别苑门前,朱祁钰拾级而下,来到了文华楼下,正好碰到四人。

“松江造船厂案,有眉目了吗?”朱祁钰看四人联袂而来,猜到了他们的来意。

“有了。”于谦将一本奏疏递给了兴安。

卢忠、杨翰、李宾言、兴安都拿出了一本奏疏。

朱祁钰手中有了五本奏疏,他翻开了于谦的奏疏,通过千头万绪的情报海,于谦发现了那个关键人物。

杨翰通过蛛丝马迹找到了那个隐藏在阴影之中的毒蛇。

卢忠则是通过了京军的夜不收们,探查到了情报,进而锁定了贼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