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跳出三界处,不在五行中(2 / 5)
监里出来,任山西巡抚。”
“这件事,高阳伯可曾知道?”
李文认真的回忆了下,才俯首说道:“罪臣知道,当时天下内外震动,就连远在嘉峪关的一些守将都知道此事,议论纷纷,其实罪臣当初也上奏请皇……稽戾王宽宥,奈何奏疏石沉大海,当年上书之人如过江之鲫,不差臣这一个。”
朱祁钰继续说道:“于少保当年在做山西巡抚的时候,得罪了大同总兵官,也就是现在的京师总兵官、武清侯石亨,当时闹到了什么地步?”
“石亨说只要于谦再至大同必杀之,于少保则是始终弹劾石亨,可是二人在京师之战、集宁之战、河套之战、南下平叛之中,仍然通力合作,力保大明无虞。”
“柯潜弹劾你是为国事公事,你若是心里有怨怼,决计不要影响到国事。”
于谦和石亨的和解,那可一点都不容易,到底是于谦大气,还是石亨选择了不计较?还是双方都是武勋,利益趋同?
这是个说不清楚的事儿,反正两个人在景泰年间,便不再闹腾了。
将相和之所以成为美谈,就是少之又少,这还是因为于谦成为了文安侯,成为了大明武勋,这才有了和解的机会。
“臣遵旨。”李文沉默了片刻,才俯首说道:“臣不会为难与他。”
不为难不是不计较,李文说的话很模糊。
柯潜要是追着李文继续咬,李文一定会反击,倘若柯潜就此止步,李文也不会去刻意刁难,毕竟陛下已经开口了,这个面子他李文不能不给陛下,尤其是陛下刚宽宥了他。
“你觉得是谁要杀你?”朱祁钰当然清楚,要劝两个人彻底和解很难,能不冲突最好,耽误了国事,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拖到菜市口。
朱祁钰问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李文作为被袭杀的当事人,他对凶手有没有好的线索。
“罪臣在京师无亲无故更无仇怨,在宣府到居庸关的地方受袭,罪臣也是一头雾水。”李文对凶手并没有任何的猜测。
他敌人都在西北,要打要杀,那也是不会过河套,他都走到了京师门户了,他对京师并不是熟稔。
“朕这里倒是有了点眉目,等案子查清楚了,缇骑会通知于你。”朱祁钰看着自己身后的堪舆图问道:“高阳伯,你对大明北伐之事,怎么看?”
“臣以为……还是不要北伐的好。”李文发现可能成敬大珰的话是对的,跟陛下奏对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就是最大的恭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