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黄云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物(4 / 5)
之地,立刻引起了广泛的迁民潮,在这四省反应过来的时候,湖广已经把人安置好了,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逾十余万人没有路引到了湖广。
湖广缺人,难道这四省之地就不缺吗?其实也缺。
这四省之地为大明最为发达的地区,工坊林立数不胜数,这工坊占了丁口,那田里就没了丁口,结果跑了十余万人,连粮价都涨了许多,一个省就超过了两万余,这四省的巡抚自然要跟湖广巡抚年富交涉。
年富就是当年于谦在河南任巡抚时的河南左布政,年富先是佯装不知情,惊讶的说有这事儿?而后就是拒不归还人丁,大倒苦水,人都化整为零了,寻找困难。再过了不久,年富就是矢口否认,人,哪有迁徙来的人?都是我湖广土生土长的人丁!
年富不仅把这些人留下,还给了户籍,这四省可不就是查无此人了吗?
连应天巡抚李贤都觉得年富这事儿办得太不地道了,联名上书,李贤就是那个牵头的人。
年富是湖广方伯,封疆大吏,跟百官之首于少保私交甚笃,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能和于谦交朋友的人,年富也是名声在外,就是眼下于少保不在京师,年富也不怕他们弹劾自己。
朱祁钰点着年富的奏疏说道:“年富说:四省富硕,大贾强半无田,仕宦富室相竞畜田,贪官势族有珍隰遍于邻境者,至于连疆之产罗而取之,无主之业嘱而丐之,寺观香火之奉强而寇之,黄云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物,故曰富者日富而贫者日贫也,趋利避害,食色本性也。”
“遮奢富户家中之产,要用罗网去收获,而没有田亩之人,只能当乞丐去了。”
“这一句黄云遍野,玉粒盈艘,写尽了江南富硕的景象,连寺庙里的香火,都形成了黄云,米粱都是以艘来计数,而后这话锋一转,就是一句,十九皆是大姓之物,好文采啊!”
“年富这封奏疏,显然是早就做了准备,就等着有人弹劾,就抄录一份陈情。李贤啊,李贤,到底是年轻了些,不是年富的对手。”
年富这封奏疏很长,里面引经据典,他的意思非常明确。
你们自己把自己的地界经营的百姓无法都无法生活了,跑到我湖广讨生活,而且过得还不错,为什么还要纠缠呢?自己不检视自己的问题,跑来质询我为何收人,这不是颠倒黑白、不分轻重、主次不明吗?
朱祁钰看着手中的两封奏疏,每一个批复了一句,知道了。
以王文为首的文渊阁学士们意见也非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