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海上唯一的规矩: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爹(3 / 6)
戏并未当真,奈何丁烈的女儿入了戏,寻到了大明,指名道姓要找李宾言。
唐兴在交趾活动,一直用的李宾言的姓名,人家小女子到大明寻人,李宾言这货不对板,自然知道是唐兴搞的鬼,弄的李宾言一阵手忙脚乱。
李宾言这辈子,出海最远也就到过鸡笼岛、澎湖,连吕宋都没去过,可是这大海大洋之上,到处都是他的传说,到了大明的番人商贾,听闻李宾言的名字,反应各异。
哪一天唐兴给李宾言整个血手人屠的外号出来,李宾言都丝毫不意外。
“李巡抚,学生有些疑惑,还请李巡抚解惑。”李成文到大明的理由是学习,自称学生是没什么问题的。
李成文将自己的见闻记录了下来,便将自己的笔记递了出去,疑惑的问道:“学生疑惑,居上国而养气,大明如此宜居,斗升小民安居乐业,大明开海大计,谁还愿意出海去?是我,我要赖在大明不肯出去。”
李宾言翻看了下李成文的笔记,笑着说道:“你是南洋大户,旧港宣慰使生怕你在大明受苦,来的时候两艘三桅大船随行,仅金银之物就带了十数万两,你买这些东西,连一锭银都没花销出去,自然觉得不贵,可是对百姓而言,还是贵了些。”
“《中庸》曰: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是学生管中窥豹了,谢李巡抚教诲。”李成文一愣,立刻明白了自己的问题,他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他哥向来不薄待他,相比较南洋,这些物品的确便宜了许多,可是对大明百姓而言,还是显得昂贵。
他去买个肉,屠户都知道他是贵人履贱地。
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
李宾言摇头说道:“这还是襄王殿下设立官铺供给之后,平抑物价,若是再早到几年,你买的这些,价格还要贵上三成不止。”
若是把官铺的设立以及官铺与农庄法的关系讲清楚,李宾言今天什么都不要做了,他并没有展开细说,而是让李成文抓紧时间前往京师,到了京师,入了国子监,慢慢学、慢慢看就是了。
次日李成文启程,一路向北,在景泰十一年腊月入京,沐浴更衣后在讲武堂觐见了陛下。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谢陛下隆恩。”李成文颇为感激的见礼,他身体有恙,若是行三拜五叩大礼,着实是滑稽,可是觐见之时,陛下特意下旨,让他不用跪拜,给了他体面。
李成文没整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