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 第232章

第232章(4 / 8)

古时候的皇帝奖励工匠的力度大了一些,远远没有达到胤礽想要的力度。

首先,现在科学家的地位仍旧比不过科举的文人,更比不过勋贵宗室。

然后,康熙拒绝将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推广给全华夏,只在勋贵和官宦子弟中寻找好苗子,以师徒的方式教导。能使用大清皇家科学院教材的学校,只有两所大学。

康熙的态度很明显,胤礽便不再多提了。

大清毕竟是一个先家后国的封建王朝。康熙所做一切都是基于维护大清的统治。

所以,科学家的地位很难和文人等同。

所以,康熙绝对不会让普通老百姓随意学习自然科学,开老百姓的民智。

康熙此举当然是落后的,但胤礽无法苛责康熙。

康熙在这个时代,或许已经做到了他能做的极限。这只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而已。

其实哪怕是后世,西方的快乐教育不也一样,尽量不让底层老百姓有科学逻辑思维?

他们连两位数内加减法都必须按计算器,从出生起、从初高中甚至小学时就开始分流。什么时代的愚民政策,都是一样。

利用高考,把普通人一辈子都用不到的知识、逻辑都塞进未成年的脑子里的国家,才是这颗蔚蓝星球上难得一见的奇葩。

胤礽和康熙的施政冲突除了推广自然科学之外,还有关于满语的态度。

当初努尔哈赤命令人利用蒙语创造出满语。这种临时创造出来的语言就是空中楼阁,难学也难理解。

后世有研究学者笑称,这玩意儿就和甲骨文一样,实用性确实低,更别说推广了。

所以当大清灭亡的时候,朝灭政消,满文很快就销声匿迹,满人自己都忘记了这玩意儿,根本传不下来。

胤礽认为,满文增加了满汉隔阂。取缔满文不可能,满清勋贵不会同意,也会动摇大清统治根本,但可以创造一个更简洁的“满语”。

胤礽拿出了自己的“满语拼音”方案,把满语圈点改成了字母,然后“吸汉语的血”,只取音不取意,为汉语注音,将从秦始皇起就没能完成的“字同音”大工程完成。这样,大清其他百姓也会“满语”啦。

好吧,说这么多,其实都是假话。胤礽拿出来的就是汉语拼音而已。

他想打着推广“更简洁的满语”的旗号,把汉语拼音表给弄出来,以让更多的人更容易学习汉语。

更重要的是,“字同音”对维护国家大一统,与“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