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徐明海丫上大雪山了!(2 / 4)
典讲得挺清楚,顺便扩展到了“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以及“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两首古诗上。
秋实听完后,觉得九爷讲的实在比曹云凤有意思多了。他满足地合上了课本,然后拿起九爷放在桌上的那本书,翻开一看全是长长短短的拼音。
秋实:“您看的这是什么?”
“,跟你们平时看的小人儿书没区别。”
“为什么都是拼音?”
“不是拼音,是西文,”九爷笑着答,“外国话。”
秋实好奇:“您会外国话?”
“小时候在美国人办的学校里学过。”
秋实心中一动,问得直白:“我要是会外国话,以后能不能挣到钱?”
九爷忍不住大笑:“果子聪明,许是可以。要是小海问,我都懒得搭理他。不过,小海压根儿也问不出来这话来。哈哈”
“要不您也教我外国话吧。”秋实拿自己当面粉,迫切地需要更多的水来给徐明海画下的那个大饼和面。
自此以后,秋实每天晚上开始“吃小灶”。语文课文和加减乘除之外出现了不同于播?、泼、摸、佛的发音语调,单词句子。
秋实学得挺认真,特别是当他发现,在徐明海面前,自己和九爷可以拿这个当密码,互相传递出一些别人不能理解的意思,就更有了一种小小的得意。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春暖开花的时节。
北京地处华北,四季分明。但春秋两季每每稍纵即逝,根本容不得人细打量。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为了揪住兔子的短尾巴,学校都会组织一次春游。
小学生们对“春游”俩字毫无抵抗力。虽然归来后的几百字游记总免不了让人苦思冥想,搜肠刮肚,但提前准备零食的过程,以及当天和同学一起玩耍野餐的欢乐,足以抵消这份痛苦。
由于一二年级的春游和高年级是分开组织的,同时六年级因为面临小升初被剥夺了放风儿的权利,所以就只有三四五三个年级同时出游。
春游日期自打一定下来,徐明海就变现得异常兴奋。他不断跟秋实说陶然亭公园有多大多好玩儿,大雪山有多刺激,连带着秋实都有点坐不住了。
他自从来了北京后,还没有怎么出去玩过。陈磊托了些路子,年后帮周莺莺找了个仓库保管员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算正式工。所以一周六天的班儿是跑不了的。满打满算下来,便只剩下星期日一天的休息时间。秋实心疼自己妈,从不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