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舅舅(1 / 4)
少年宫所在的寿皇殿建筑群始于明朝,规制上仿了太庙。如果站在景山山顶向北望去,依次可见寿皇殿、寿皇门、地安门,鼓楼——堪称是一条完美笔直的北京城中轴线。
秋实被冯晓晴领着,从桥洞子似的宫门口一路跑了进去。这里面是个开阔的广场,更多的小孩子聚集于此。
再穿过一道门后,冯晓晴便立正站好,拿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的派头和口吻来一一介绍:这是碑亭、那是东西配殿、衍庆殿?、绵禧殿等等。
这些形制复杂,色彩明艳的建筑让初来乍到的秋实同学眼花缭乱,根本不知道是拿来做什么的。
“喏,那个就是寿皇殿!”冯晓晴指着中间一座被汉白玉石栏围着、黄琉璃筒瓦重檐八角攒尖顶的建筑,语气骄傲地说,“我们平时就在里面唱歌。”
在这里上课的感觉跟在学校完全不一样,秋实因此产生了一种澎湃的神往。紧接着,他便跟随冯晓晴,绕开院中一棵棵苍翠润泽的参天大树,跑上高高的石阶,迈过门槛,一同进到寿皇殿内。
这里面空间很大,朱红色的柱子粗得一人抱不过来。屋顶高得吓人,秋实使劲仰头望去,上面全是一个个描着美丽花纹的蓝绿色正方小格子。
“你坐这儿,”冯晓晴指了指放在门口的一排小凳子,补充道,“家长有时候也会在这里等着,没人轰你,放心。”
说话的功夫老师就来了。她拍手召唤了一阵子,男孩女孩们便呼啦啦地跑过去,排排站好。
秋实于是就像冯晓晴嘱咐的那样,拿着俩人的书包,乖乖坐在门口的一排凳子上看着他们。
此时,午后的阳光从南边洒进大殿里,把秋实暖暖裹住后便扑向了老师和孩子们。打眼看去,谁的身上头发上都是一层柔情似水的金色。
“同学们,上周咱们学习了「送别」这首歌曲,今天咱们先来重温一遍。”她边说,边轻轻抬起胳膊伸出两只手来,示意道,“1、2、3。”
孩子们于是非常配合地咧开嘴,统一跟随着节奏,左边歪一下脸,右边侧一下头,开始了今天的练习。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男生和女生纯真的童音叠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