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癸丑年雨水·大晴天(3 / 5)
朋友邱徵璋对他的说法部分赞成,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我们也不可完全瞧不起人家洋人的东西,在有些地方华夏确实有必要抛弃某些陈旧害人的中式传统,比如这缠足蓄辫盲婚哑嫁不就是落后之所在吗?”
作家友人余世温赞同邱徵璋的话:“诸君想必也看过报纸了,年初的时候临时政府下达了一系列法令,要求各地废止小学读经和跪拜孔子之礼,其中还有一条可根据当地教育情况来删改教科书。这一下子可炸开了马蜂窝了,那些旧派人士纷纷在各地建立起了所谓的孔教会、尊孔教会。就连原本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此等振聋发聩之宣言的严公都宣布要成立孔教公会。若是如他们这般冥顽不灵、全然不顾滚滚历史之潮流只一味复古之行为,岂不是倒行逆施?”
先生们就是先生,吃个饭都能上升到学术探讨层面,谁都觉得对方的言语有理,但又不能完全说服彼此。刚好步入大堂的林葳蕤便被抓了壮丁当评理人。
林葳蕤本不愿理会他们,他又不是文科生,除非涉及古籍菜谱,否则他对历史、哲学等问题完全不熟悉。不过众人不让他走,他又不能派人将他们通通打出去,无奈只得留下。
不过听完他们的争执后,他心中无语,语气鄙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的道理你们学到哪去了。既然如此,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就皆大欢喜。为何非要辩出个高下?凡是走了极端的,必遭恶果。”
邴乐白以拳击掌,惭愧笑道:“好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林先生想的比吾等通透啊!这般简单的道理,但是在座诸位却是被眼前局势蒙住了双眼,只缘身在此山中了,才不能有公允的态度对待二者。西学有其进步可取之处,必须学习对于我国社会有益的方面;中学固然有其落后之处,但也有其精华所在,不可全盘否定国学。这就是洋人所学的批判继承?”后面两个词组他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中文翻译,用了英文。
林葳蕤为了早点脱身,索性帮人翻译了,“也就是中文里的批判继承之意。”
其他人一琢磨,也表示赞成对待中西确实应该采取批判态度,后来,这番中西之学的辩驳和林葳蕤的言论被刊登在了《新生活》三月二刊的开卷首页,引起极大社会反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八字成为人人都知道的新词,倒是让林葳蕤的名字出了名,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
三月底,北平某秘密会所,因公被迫“出差”的叶鸿鹄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