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杀人者魏王(7 / 9)
朱襄公就在那里。
终点就在那里。
……
魏王和楚王很快就得知了此事。
其他国君也都很快得知了此事。
魏无忌已死,燕国率先退兵,担心赵国退兵之后攻打燕国。
赵国也担心燕国偷袭赵国,急忙退军了。
韩国愣了一下,发现除了当事人的两个国家,其他人都跑了,也慌慌张张跑路。途中遇到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跑来瞅瞅的廉颇,还折了些后勤辎重。
魏国与楚国继续僵持,等待各自国君的命令。
项燕虽然说退兵,但李园不肯,说必须等楚王的命令。项燕只能等。
阵前放话放得再痛快,有李园在这里,项燕便不能说退兵就退兵。
项燕对李园的愤怒又增加了一层,猜到李园在故意针对他。
李园确实故意针对项燕。
他是政斗的一把好手,冷静下来之后,怎么会看不出项燕想要以此事扬名的心思?
他自己因为春申君的事,不可能借此事扬名,顶多不继续损耗自己的名声,所以绝对不会让项燕借此事扬名。
李园对自己的本事很有自知之明。若论才干功劳,他绝对当不了令尹。他所能依靠的只有楚王的宠信。
他忌惮项燕这个很有能耐的将领,更嫉妒项燕虽然不是芈姓封君,却也屹立于楚国他姓封君前列不倒的地位。
李园很担心楚王用项燕替代自己为令尹。
楚王比魏王先得到这个消息。
其实战场离魏国国都大梁更近一些。
但魏国将领在写信时斟酌了许久,其中几度思索要不要在送信的时候直接挂印离开,以免被魏王迁怒。
就算不被魏王迁怒,他都对魏王有些失望,不想继续留在魏国为将了。
但思及自己家人还在魏国,魏国主将犹豫了许久,还是将信送出,没有挂印离开,只是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李园没有这些顾虑,信很久就送到楚王宫中。
他自认为信陵君之死赖不在他头上,心底甚至还挺高兴的。
李园排挤楚燕主帅项燕,自己微操指挥前线军队,吃了许多亏。
魏韩赵联军的势头本来压过了楚燕联军,他正在为前线战况心焦,考虑要不要对项燕服软,请项燕领兵救火。
现在魏韩赵联军败退了,岂不是说明他前面所做的都成了功劳!
他李园领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