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番外4(4 / 7)
渐普遍。关外的商贸和广阔的土地,吸引了许多人过去。
如今不用朝廷下政令迁人口,各地穷苦的百姓很多人想要去关外谋生计。
各族蛮人拿上官府文书已经可以入关做买卖,孝光帝还大胆地准许关外考生入关科考,考上了同样可以到大岐各地为官。
不过关外基础太差,到孝光帝后期,大岐才总算出了几个蛮族文官。
文官虽然不行,但关外出武将,孝光帝任用了几个年轻蛮人武官,剿匪时把南边的土匪们都打懵了。
仕途上,颜君齐没卢舟那般幸运。
他前前后后,从县令到郡守,一直在定北郡干了二十年。
有人阴谋论孝光帝忌惮卢舟和颜君齐里应外合才把他调回京城,也有人说颜君齐被“流放”在外那么多年,全然是受了卢舟拖累。
不过颜君齐本人对进京入中枢表现的并不热情。
不知是为了避嫌还是性格使然,他对谁都不冷不热,无论是下衙还是休沐,除了写书、编书、修书,就是去贺府借书,或到卢舟府上走走。
除了和做京兆府尹的贺颂之、在鸿胪寺任职的宗鸿飞偶尔聚聚,根本就不交际。
他先后在户部和吏部任职,官拜尚书,也没什么好人缘。
倒是因为职务问题,把同僚得罪得不轻。
朝中的勋贵们以为走了个抠门的乌尚书,日子总要好过点儿,没想到来了个颜尚书,比姓乌的还狠。
乌尚书只是不愿意给钱。
姓颜的是他娘的翻旧账问他们要钱。
什么他爷爷、太爷爷、太爷爷的爷爷那时候多支走多少钱,他们家还欠了户部多少钱。
那、那他们哪儿知道呢?!
他追账追得太狠,还派人盯着人家今天纳了几房妾,明天去哪儿喝花酒,后天买了什么新奇物件,府里又采买了什么奴婢仆役奇珍异宝昂贵食材……
反正逼得人不得不承认,他们就是有钱不还,还装穷问朝廷要钱。
纨绔们被逼急了,怎么会有人连他们家买把青菜多少钱,做身衣服几米布都要管?!
被逼疯的老少纨绔们想跑去把他那放账本的库房一把火烧了,一了百了,让他再算!
进皇城烧账本太难,他们选了个不难的,集资雇了一批人专门帮他们写奏折弹劾颜君齐,告他公报私仇。
颜君齐能怕他们?
他把大岐律法用得比大理寺还熟,他们敢告,他就反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