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家娘子打江山 > 第42章 给我放开了杀!

第42章 给我放开了杀!(3 / 6)

来日史书工笔,文人口诛笔伐,朝廷哪怕做戏也要给个说法的,总得要找人追责,魏县令怎能不怕当了这只担责的替罪羊。

恰好此时,朝廷追究粮草被抢之事,景王下令清剿匪患。魏县令脑子灵光,便决定趁此机会,他赶紧离开县城出去剿匪,借此避避风头,就在外头转悠躲避一阵子,随便找个三脚猫的山头抄了,不光有足够理由规避灾民之事,还能抢个剿匪的功劳,在朝廷和景王那里露露脸。

然后魏县令这么一扒拉,靠近柳河和陵州交界之处就有一个叫玉峰岭的山匪窝,离县城够远,处在两州三县交界之处,不过玉峰岭的位置确实是在他柳河县境内的。

玉峰岭前两年倒是时常发生偷鸡摸狗、拦路抢劫之类的案子,今年却沉寂下来,如今大半年都不曾有人来报官了,也没听到别的动静,仿佛这个山匪窝一夜之间凭空消失了。

于是魏县令便合理推测,这玉峰岭的山匪应当是出了什么变故,比如碰上硬茬子被人家灭了,也可能混不下去自己散了,反正已经不成气候,正好可以拿来做做文章。旁的凶残猖狂的山匪他不敢硬碰,就玉峰岭了,到时候把山头一抄,放把火一烧,这剿匪的功劳不就有了吗。

就连给朝廷的奏报魏县令都想好了。寒冬腊月,风雪交加,他身为父母官不辞劳苦,身先士卒,亲自率兵剿匪,大过年都没能回县城去过,却因此而并不知道灾民之事,分身乏术,耽误了赈济灾民,绝非他之所愿,实乃痛心之至!

朝廷在州县的驻兵有限,边关州县另当别论,境内腹地的州府是一个千户所,大县能有一个百户所,小县往往也就三五十人。柳河县算是南北交通要道,恰好处在官道上,地理位置重要,所以驻兵就是一个百户所。魏蠡心眼儿多,带了县衙的七十多名衙役,又纠集了两三百人的民团,却把防范灾民的棘手任务踢给了百户所,因此他就意思意思的要了二十名官兵,只留了十名衙役配合八十名驻兵和民团防范灾民。

这么一支东拼西凑的杂牌军,却也有将近四百人了。魏县令琢磨着,不过是一个沉寂许久的山匪窝,几只三脚猫,甚至可能都已经废弃没人了,他带的这三四百人还不是轻松拿下。

要不怎么说呢,官越小,胆越大。这魏县令的算盘打的相当不错。

魏蠡把二十名官兵排在最前边,民团殿后,七十多名衙役走在队伍中间,而他自己骑在马上,让衙役簇拥保护在他周围,大队人马沿着山道,长蛇一般往山上爬去。

官兵好歹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