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黄天之世 > 第四百五十七章 鞍套式系架法,四轮马车

第四百五十七章 鞍套式系架法,四轮马车(3 / 5)

“伏兔”的东西,就是连接车底与车轴之间的物件,也是马车的减震系统,因为其形状和趴着兔子非常的类似而得名,通常也被叫做“屐”。

伏兔上平下凹,正好能卡在车抽上,不仅仅是减震,还能起到稳固车轴的作用。

《车制图解》的解释,正是有这个纵向置于车轴上的装置,车辆在高速行进中,才能够保持车身的稳定。

《释名》里更形容这装置“似人屐也”。车辆上装上了“伏兔”,就好比人穿上鞋走路。

“当兔”,则是位于两个伏兔之间的,而“当兔”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当兔”是链接马车辀与车轴的物件,如果直接在辀中开洞,放入车轴的话,容易造成辀的磨损断裂,加个“当兔”,不仅能更加稳固,而且还能进一步起到减震的效果。

古代没有橡胶轮胎,但是为了减震,马车的车轮也有包皮革等,通过增加柔软度来增强缓冲,降低马车的颠簸程度。

《汉书》曾记载:为了让年龄大的人乘坐车辆,减少颠簸,以蒲裹轮,称为安车蒲轮。

车内采取其他措施来减少路上颠簸,会在车内安置一些软垫之类的东西。

一般会在车内铺上较厚的褥子,再放个厚点儿的软垫,缓慢行驶,车内的人不会感觉辛苦,即便路途远点,速度稍快,也算是可以承受。

许安听着那车夫的讲述,也是微微皱眉。

既然在中国古代拥有减震的技术,那么同时期的罗马也应该有相对应的减震的技术,毕竟现在的罗马可是拥有着四轮马车。

他记得自己在一本书上看过,好像罗马的战车确实有减震的系统,是用牛的皮革来实现的,只是具体的原理和办法就不知道了。

不过知道了大概什么方向,也算是一个突破。

许安站直了身子,心中也是有了一些计划。

阎忠此时也是走了过来,他看到许安脸上带上了一丝笑容,知道许安多半是想出了办法,于是问道:“明公看起来是心中已有定计啊。”

“军师,深知我意啊。”

现在的许安心情大好,他已经想到了新四轮马车的大概制作方法,减震的方法也有了眉目。

并州新得百万人口,制作四轮马车的人工和木料都完全不需要担忧。

说起人工,百万人那么多人劳力甚至都可能有空余,如何还会有不足。

至于木料,无论是太行山还是上党郡,都完全不愁,更别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