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漠北风云、丝绸之路(5 / 6)
路,修缮水利,太平道的官府都是会发放一定的钱粮给予那些征募的工人。
这样以来,开支就会大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
就算太平道真有金山银山,钱也不是这么败得。
在常人看来,太平道如此行事就是竭泽而渔,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农夫靠着抄家刮地得来的钱财肆意挥霍,等到那些被其抢夺的财产全部被挥霍一空了以后,便会原形必露。
到时候甚至不需要他们主动进攻,太平道便会因为财政难以为继,就此土崩瓦解。
只是他们却忽略太平道拥有的产业,还有货币流通到了民间之后,不断的流通也能使得商业的发展更为繁荣。
而反观汉庭和魏庭,两方势力不断的增加税收,大量的财富被豪强世家所占据,他们将大量的钱财埋于地窖之中,积蓄起来。
大商人几乎垄断了所有的商业往来,小商人只能在其庇护之下艰难维生。
而反观太平道内,那些小商人,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走街串巷的贩夫货郎更是比起以前多了不少。
民有余财,也有了一定的消费能力,也使得太平道内的商业繁荣了许多。
汉庭和魏庭的商业实际上已经开始落后于太平道了,但是他们对此却是茫然无知。
甚至两庭之中还有很多的人在等着太平道因为财政的问题而发生崩溃。
只不过,现在太平道的经济却是比他们两方势力的经济都要健康的多。
盐、铁、酒等多项物资都被收归道有,作为专营。
太平道内还有不少的铜矿、银矿、金矿,太平道的经济正在振兴,财政也正开始改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凉州、并州、中州三地最不缺的便是矿场。
太平道内,小规模的养殖业也逐渐兴起。
太平道的农政司已经开始培育种猪和鸡鸭。
再加上边市的开通,北地鲜卑两部的大战已经展开,双方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厮杀争抢,许安将大量换下来的劣质武备,还有原本汉庭放在武库之中的积压武器都卖到了北地,卖给了骞曼,换取了大量的裘皮,还有钱财和牛羊。
而如今,太平道占据了蜀地之后,太平道不仅收获了大量的矿山,林场和湖泊。
也得到了最为重要的一项经济产物——丝绸。
北方的气候不适合养蚕,因为小冰河的影响,养蚕极为不易。
而益州气候适宜,更是长久以来便是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