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2 / 6)
边势力,十个徐荣都不如公孙度。
但是论起领兵打仗,十个公孙度绑在一起都不够徐荣一只手打。
孙坚一路以来征战沙场,大战二十七,全胜二十四,平一,败一。
唯一一场均解不分胜负的战役是东郡之战,而唯一的一场败绩则是被徐荣领军所击败。
若是当初董卓在孙坚攻破了太谷关之后不是亲自领兵出战,而是让徐荣领军,可能历史便真的要改写。
华阴之战时,董军各部面对着黄巾军凌厉的攻势无一不是节节败退,甚至于直接崩溃,而只有徐荣稳住了阵线,甚至于还有反击的余力。
而在华阴之战的末尾,董卓再做最后的困兽犹斗,黄巾军已经取得的胜利的情况之下,徐荣还成功带领麾下的军将撤退到了安全的地带。
后面许安之所以围而不攻,第一是想要招降徐荣,用来劝说公孙度,第二便是若是有徐荣指挥,黄巾军真的要击破这支董卓军,也必须要付出不小的伤亡。
所幸,最后徐荣还是选择了投降。
大势已去,整个关中当时都已经被黄巾军所占据,徐荣对于董卓也谈不上什么忠心。
公孙度也依诏令派遣水师沿岸南下,向着冀州的渤海郡,青州而去。
朱九也带领步兵自蒲阴陉出,进攻冀州中山郡,连克中山北部三城。
中山国的北部六城原本就已经是被黄巾军所攻占,只是后面为了让袁绍和汉庭两方打的更为激烈,降低其防备,所以黄巾军主动放弃了六城中的五城,只留下了最北部的广昌城,将当地的民众都接回太平道的辖地之内。
现在魏庭的治下,那些刘姓的国王早已经被取缔,不再有郡国,而只是作为郡存在。
中山郡此时的空前的空虚,原本用来防备黄巾军的兵员也被其在之前征集到了繁阳,和汉军进行决战。
朱九在连克中山北部蒲阴、唐县、北平三城之后,发现了中山郡的薄弱,于是继续向着中山郡其他的城邑进发,颇有一种想要吞并整個中山郡的想法。
从涿郡南下到冀州,有两条大路走。
一条是走中山郡的北平,另一条则是走河间郡的易县。
河间郡的易县就是公孙瓒的大本营所在,自然是不能通行。
公孙瓒更是为了不让魏军南下驰援邺城,选择了领兵西进,围住了涿郡的范阳,和袁熙相对峙。
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也慢慢的变得清晰了起来。
公孙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