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黄天之世 > 第八百二十九章 另辟蹊径

第八百二十九章 另辟蹊径(3 / 10)

纸面之上的数据终究是浮于纸面。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许安转过身,检索着悬挂在堂中的局势图。

在黄河的沿岸,虽然汉军北伐失败开始全面收缩兵力,但是明军在许安的命令之下一直保持着相当的兵力,一直防备着可能到来的袭扰。

就算是占据着优势,但是许安仍旧是没有放松懈怠。

如今明军的主力都已经集中在了冀州地方也就是邺城。

四营武卒、四营锐士还有陷阵营、黄天使者共计两万八千名步卒,都在邺城近郊严正以待。

骁骑营、西凉营、上谷营、并州营四营合计两万余名骑军,也都在黄河北岸一带驻防,戒备着南岸的汉军。

步骑共计四万八千人,比起兖州的汉军的数量要少得多

武骧营此时已是从西域撤离,此时已经抵达了长安,正从长安向着邺城赶来。

西域战事基本结束,大宛国四分之三的疆域被纳入了西域都护府的势力范围之内。

另外四分之一的部分被贵霜帝国占据,大宛国王子在贵霜帝国的扶持之下登上了王位,重立了大宛国。

郭泰废大宛国名,东迁大宛国之民于西域都护府内地,西迁西域诸国之民入大宛。

并于接壤疆域要道之处修筑城池,定名“安西”,迁移中国之民三千人,北府军六千入安西城,以为屏障。

贾诩先行一步,如今也已经到了邺城。

武骧营减员颇为严重,有近千名军兵因为各种原因去世,只剩下了四千余人。

其中一部分是因为战事的原因,而另一部分则是因为水土原因和长途跋涉等自然环境的因素。

武骧营、骁骑营两营是明军之中最精锐的两营骑兵,其武备优良,甲胄坚韧,非寻常之军能够想比拟。

因为工坊的原因,灌钢法已经开始普及,献出灌钢法的工匠也被授予十五级的“名匠”称号。

因为之前设立的工匠分级制度,还有责任到人、奖金制度,使得明国国内的工坊技术一直在不断的提升。

专利权的设定,使得技术开始有了交流,不再封闭。

而技术因为交流而得到了进步,工坊实验室的设立也是使得工匠们开始有科学的意识。

穷举法虽然耗费时间和精力看似愚笨,但是在很多时候确实最好的办法。

明军的盔甲坚韧度,兵刃之锋利度已经远超这个时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