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齐聚(4 / 6)
他此时也不敢说话,毕竟许安已经带了一些怒火。
许安手执着马鞭,驱马上前了数步。
他的怒火不是对于麹义,麹义刚刚归附不到两年,自然是对此不太清楚。
但是青州三司的主官,都是太平道的老人,不可能不知道。
很大的概率就是他们和麹义仍然存在些许的敌意,没有提醒这样的事情。
许安的目光越过了麹义,看向他身后站立的三司主官。
果然,这一眼他便看到了布政使的眼神有些躲闪。
“你们身为三司主官,不及时上报所知晓之事,空设排场,浪费人力,各自罚俸两月。”
许安没有去详查,三司的主官有他们自己的义务。
一般的朝代之中所谓罚俸其实并不严重,毕竟官员隐晦的收入来得极多,什么火耗、公摊,比起那微薄的俸银却是要高的多。
但是在如今的明庭,许安实行的是高薪养廉制度,当然这个高薪是相对高薪。
只要为官,无论是文职还是武职,都能保证在生活无忧的基础,留下不少的余钱用于他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原本的时空,朱元章所建立的明朝所发生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朱元章出身贫寒,因此对于腐败深恶痛绝。
也深知腐败对国家的危害,因此他大力反腐,对腐败施以重刑,以震慑贪官污吏。
朱元章执政之时,因为贪污而死的官员不计其数。
甚至还出现过,前任官员的皮革犹在,而下一任官员却已经走在了贪污的路上。
明朝中后期吏治腐败,甚至以官爵为性命,以钻刺为风俗,以贿赂为交际,以嘱托为当然。
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官员的俸禄实在有些过低。
官员将校高薪虽然对于国家财政压力颇大,但是正因为高薪,不致因为经济状况不佳而生出以权谋私之心。
当然不能完全依赖于高薪养廉,清朝时发明了“养廉银”,大幅度增加了官员的收入。
但由于监管机制不完善,贪腐行为并没有什么大幅改善,贪污之风却更胜从前。
腐败问题难以禁绝,这其中有着种种原因,一时难以说清。
不过现在如今的明国,因为刚刚建国,又有鹰狼卫之巡查,提刑按擦司之监督。
各地的吏治还算清明,贪腐之事虽有,但是并不多。
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