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原始文明成长记 > 第169章 织布机

第169章 织布机(2 / 3)

机都无一例外的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太大了。

搞研发首先就要知道的是用途,要满足市场需求,汉部落的需求就是材料充足,要能量产,争取每家的女人都有一台织布机,或者把条件再降低一下,几个家庭为一组,有纺线的,有织布的,还有操作精梳机的。

精梳机和纺纱机都很小,放在屋里也占不了多大地方,但是织布机的大小却是毫无疑问的,汉部落的制式住宅,每间屋子除了那个占地很大的火炕,剩下空余的面积也就剩下了两米×三米的面积,用来放置一台大型的织布机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汉部落的这台将要推广的织布机一定要占地面积小,长度不够的话,可以在立面上多装几个轴,从高处找回来,于是就有了罗冲设计的这款高脚织布机。

框架织布机的原理说起来很简单,一个长方体的主体支撑框架,一个卷经线用的轴,还有卷成品布料的轴,通过这两个轴把经线浮空绷直拉紧,然后用两组垂直的提纵器用来给经线分层,这个原理大家是都懂的。

织布,也可以叫编织,其实就是用纬线和经线来回交替穿插在一起组成的编织物。

经线的分组也很有特点,如果是织平纹布料的话,就按照从左到右,ABABAB……的方式排列,也就是“A”为一组,“B”为一组,按照数字分的话,就是从左到右,给每一根经线编一个数字,那么所有的奇数就是一组,所有的偶数是另一组。

两组不同的经线,经过提纵杆的上下拉扯整齐的分成两层,然后用一个形状像小船一样的木梭,在小船形的船舱里安装一卷纬线,然后在拿着梭子从上下张开的两层经线中穿过。

再用打纬刀把纬线和经线打紧,然后两组经线再次变换上下位置,开始下一次投梭拉纬,就这样一直重复动作,布料就渐渐完成了。

而罗冲画的这台织布机的样子就比较奇怪了,它的卷经轴在框架的上面,垂直把经线吊下来,再通过一个横轴拉到机器中间部位拉紧,使经线水平张开的高度能适应人坐着的时候的工作高度,等于变相的把经线拐了个90度的弯。

这台织布机的卷布轴被安置在了操作台的下面,也就是人坐在机器前工作时,卷好的成品布的位置在膝盖的前面。

这样一个先从上面垂直而下,到了中间再水平拉过来,最后在从下面卷到前面的经线铺设轨迹,就能有效的减少占地空间,把水平方向的长度拐了两道弯变成了纵向延伸。

整个机器的设计宽度是一米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