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工资标准和物价(4 / 5)
农民就指着那些粮食过日子,粮食不值钱了他们还怎么活。
所以如果遇到了大丰收的年景,粮食出奇的多,但是再多,如果有私商降价收购的话,政府也是不允许的,出现这种情况,政府要以最低的八文钱每斤的价格全部收购,有多少要多少,强行救市,把粮食价格抬上去。
另外就是最高标准,每斤脱壳大米最高不能超过一角四文钱,如果碰到了灾年,比如干旱水涝之类的导致当年粮食减产,百姓自家的粮食不够吃,市面上的粮食又被商人囤起来涨价,那么政府就要拿出平时储存的粮食,以这个最高标准向市场出售,有多少掏多少,一定要把价钱砸下来,让那些商人不敢涨价。
还有就是要在法律上严惩这种扰乱市场秩序的商人,尤其是敢在粮食上发国难财的,抓到就死刑,绝不姑息,而且为了防止灾年的时候出现抢购和商人套购的现象,政府在出售平价粮食的时候,要用实名认证,并且限时限量的供应。
每人每天限购多少,防止商人大量收购,然后继续搅乱市场。
定价的事件告一段落之后,剩下就光剩下货币储备了,汉部落现在只有一个造币厂,就在汉阳城内,虽然有了风力的压铸机械,但是想要凑够数万人交易的货币还是挺困难的,所以另外一件要说的事情,就是汉部落的冶金工坊改造的问题了。
新建冶金工坊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汉部落在发展,人口越来越多,不光是货币的问题,其他的金属制品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所以罗冲的打算就是,在各个矿区直接建立冶金厂,然后从各矿区向外输出成品金属,比如各种金属锭,最后再送到需要的地方进行二次加工。
同时这样做的目的也可以让那些私人铁匠铺快速发展起来,所谓盐铁官营,并不是指由官府来负责零售这两样商品,上面的政府只要控制住矿区和提炼这两个过程就够了,至于其他运输,零售,以及手工费的问题,全都交给那些勤快的私商就好。
这样一来,只要铁匠的数量够,就可以到各个地方建立铁匠铺,然后从当地百姓哪里买碳,再从行商那里购置铁锭,这样他就可以直接回来开始加工了。
罗冲这么做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两方面,一是为了减去矿石的运输成本,毕竟这时代的运输成本真的超贵,主要还是运力太低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就直接在采矿区冶炼,练成可以用来加工的金属锭再向外出售。
另一方面就是随着铁匠铺在各地的兴起,汉部落的人均铁器拥有量会出现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