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原始文明成长记 > 第642章 为港口城市打下基础

第642章 为港口城市打下基础(3 / 5)

改造,把土地硬化处理。

海角的东面则是崖山,崖山的外围还有不少的礁石和小岛,那些岛礁大一点的有个小学校那么大,占地几公顷,小一点的只有几十平米,也就和客厅差不多,而且这些岛礁大多为坚硬的岩石基座,一些小岛在落潮的低水位时,就会像一根巨大的石柱一样耸立在海面,而这正是罗冲最喜欢它的地方。

别看这种孤悬海中的岛礁不大,面积只有几间屋子大小,但却是建立炮台和灯塔的最好位置,就比如在那些高耸的礁石上修建一些巨大的灯塔,上面装上旋转的凸透镜探照灯,还有大钟和喇叭,就可以在夜晚和大雾的时候为船只提供灯光和声音导引,使船只不会迷航,安全的返回港口。

另外,如果把港口建立在大河入海口的地方,还可以利用东南方向的崖山为港口抵御大风暴,真正的将这里变成一个避风港,使渔民和商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竹岛内陆的运输,如果内河航路能够通行的话,使团完全可以把物资装上小船,然后顺着淡水河逆流而上,将货物卖到竹岛每个有人的角落,毕竟人类本来就是近水而居的,这个方案也不是全无可能。

最后一个难题就是潮汐落差比较大,港口到底该怎么建的问题了,这第三处备选地是真的很合适,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非常优秀,但这个港口的问题如果不解决,那最终还是不行。

罗冲开始发愁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潮汐落差会那么大,竟然能够达到十五到二十米以上,这就相当于六七层楼房的高度,想想看都知道这个港口建造起来有多难。

“难道是因为有两个月亮?引力翻倍引起的巨大潮汐?”罗冲突然冒出这样的一个想法,然后就越想越觉得是这样。

不过他可不会丧心病狂的想要把月亮捅下来一个,再说他也没那个本事,最后还是要想办法在港口上下手。

港口这个东西,主要以码头,即人马车辆装货的平台,和栈桥(码头连接船舶的通道)构成,码头倒是好建,可以建在最高水位的水线边缘即可,但是栈桥却要延伸到最低水位的船舶停靠点,而最大的技术难题,就是栈桥的这一段。

罗冲想了想,用浮动栈桥也不是不行,技术上没什么问题,可以制作几千个容量超过一立方米的大木桶,可以塞下一个人的那种,用来提供浮力,然后直接把空桶密封好后排成方阵,捆扎结实,再往上面铺设木板,一头伸入海中,另一头与码头相连,害怕浮动栈桥左右摇摆的话,还可以在两边依次向海底挂上几个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