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牛尾表决心(4 / 5)
,竹岛对货币还是有需求的。
看着鑫部落的百姓们络绎不绝的拿着自家的东西赶来交易,牛尾感觉很新奇,因为以前的鑫部落不是这样的,那时候竹岛上的百姓几乎没有什么开支,除了用东西换点盐以外,其余的基本都能自己自足,是真正的小农经济。
可是汉部落似乎很有魔力,自从使团开始常驻在这里,周围百姓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了,他们不光来这里的集市找汉部落买东西,事实上很多时候他们的交易都是土著和土著之间自己完成的。
使团是在收购鸡、蛋、猪、羊等食物,但是使团成员毕竟有限,不可能无休止的一直收购这些食物,因为吃不完,可那些远道而来,好不容易把猪羊赶来的百姓又不可能就这样无功而返,所以多数时候他们会选择在集市上自己卖。
这样的销量也不错,因为使团驻地的集市很有名气,所以来的人很多,即使不卖给使团,那些前来赶集的当地土著也具有很强的购买力,根本不愁东西卖不出去。
久而久之,愿意来的人就更多了。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来卖麻皮的。
因为使团在这里建了家麻纤维纺织厂的原因,但是目前竹岛人工种植的麻草产量还十分有限,所以为了维持纺织厂的运转,使团只能从当地收购野生的麻纤维来用,现在没有货币的情况下,他们就用布匹来换,当然,如果百姓不要布匹的话,也可以在使团这里领个计数用的木头牌子,等攒够了一定的数量,比如一共来送了几百斤麻皮,那就可以用牌子在这里兑换纺纱机,从最简单的,到脚踏动力的,这里都向外兑换。
如果麻皮送的够多,甚至还可以换到腰机,就是那种最多能织半米宽布料的简易织布机,不过这里也有那种框架式织布机对外出售,但上面是没有飞梭的,只能手动投梭,而且宽度最多只能织一米,但就是这样已经被汉部落淘汰的东西,在竹岛这里依然非常受欢迎,哪怕是鑫统领也不例外,据说那个家伙就让人来买了一台,说是要回去送给夫人的,嗯,当然也有可能是拉回去仿制的。
不过汉部落既然能同意卖出去,自然也不会担心这一点,仿就仿了吧,盗版更有利于传播和推广……
但是这种大个的织布机显然不是一般家庭能买的起的,而且竹岛上也不存在什么特殊家庭,因为大家都一样穷,除了那几个长老之外……
可你要说他们买不起,那也不对,因为他们都是众筹来买的。
通常情况下,土著们会以村子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