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透镜的极致应用(4 / 5)
大型天文望远镜的诞生,干脆先把这个小点的拿去给这个对星空倾注了一辈子心血的老人开开眼,或许也能了去他的一丝遗憾。
又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当牛尾终于乘船踏上浏阳郡的码头时,兽牙在鑫部落的货币推广行动也开始了一段时间,使团正式开始使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和使团交易所有的东西,都必须用货币来衡量价值。
先期四艘赠送的舢板已经交到了鑫统领的手里,虽然只是八米长的划桨船,但是对于鑫部落来说仍然如获至宝,器长老作为代表也马上把这四艘小船拖了回去,并立刻派人开始进行仿制和研究工作,现如今那些初级的木头加工工艺,已经难不住拥有了各种工具的他们。
至于协议中的那艘单桅帆船和双桅帆船,汉部落只是提供了交易权,鑫部落有权从汉部落购买,但是只能用汉部落的货币来交易,然而他们现在还没有那么多的货币,所以还要等待一段时间。
并且为了尽快凑够交易船只的货币数量,鑫部落甚至不得不给汉部落的货币推广大开方便之门,积极鼓动百姓前去兑换手中的各种铜器,这一点就连鑫部落的高层也不例外。
然而汉部落对于这种情况早有预料,汉部落不可能用那么多的货币来兑换鑫部落的铜器,所以只能用更廉价的铁器来兑换,不过这些铁器对鑫部落的售价可并不低,先不说汉部落钢铁产量的问题,单是从新钢郡船运到这里的运费,那就不是一笔小数目,汉部落当然不会亏本赚吆喝。
不过鑫部落也乐于看到这样的场景,因为利用汉部落的货币推广来套取大量的铁器,本来就是他们计划的一环。
但是这样一来,鑫部落用来筹集购船的钱就又不够了,最后只能咬牙出卖竹岛的资源来从汉部落手中换取足够的钱币。
大量的粮食和白盐都装上了汉部落的货船,最后被运往拓海郡,粮食被留下用于建设当地,更多的白盐则是被分发到汉部落各地新设的郡县,尤其是草原洪湖三郡,那里并没有自己产盐的能力,他们的粮食和白盐,全都需要从汉部落其他地方补给。
不过汉部落其他的郡县也能从草原三郡获得大量的牲畜,皮毛,肉食等资源,算是内部的良性循环,并没有哪一方吃亏一说,只是各地的经济特色和需求不同罢了。
另一边,当牛尾再次来到汉部落时,这里依然是一派繁忙并且生机勃勃的景象,各种大船依然在这里接二连三的下水,由此可以看出汉部落水上交通的强大。
熟悉的场景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