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潜望镜的雏形(4 / 5)
钢钎开凿炮眼,现在工程队已经全部换装了气锤这种快捷的工具,如今有了这批老奴隶,工作方式立刻变了过来。
每次采石之前先让汉部落这边的人去打炮眼,然后装上火药,但是点炮这种危险的任务却交给了那些老奴隶,就算当场炸死几个,汉部落这边也不亏,等把石山炸塌之后,再让这些老家伙去搬到车上,最后统一送到碎石区那边打成碎块。
大桥这里的工程进度无疑要比都城快的多,毕竟为了给这里提供各种材料,可以说是把汉部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水路运输力量都投入进去了。
混凝土的三种材料,碎石是就近取的,河砂是从浏阳河中游的沙洲那里抽上来的,水泥和钢筋全都是从新钢郡船运过来的,每天在浏阳河上运输材料的船只都从不间断,而且这里的各种工匠加在一起也足有上万人,如果这样还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就太浪费资源了。
好在他们并没有辜负罗冲的期望,在投入了海量的资源和时间后,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整个大桥的雏形也已经依稀可见了,如今的整个跨海大桥工程,最少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
全长二十三公里,五百多组,共一千多根桥墩,如今已经耸立起了七百五十多根,只差中间位置的深水航道还没有打好桥墩。
倒不是因为打桥墩有多难,而是为了赶时间,因为当初设计大桥的时候,要求的就是大桥中段的桥墩底下要能过三桅帆船,三桅帆船的桅杆高度就有几十米,要想让船通过,就只能把航道位置的暗礁炸掉,也就是每个月初月末都会露出海面的那条暗桥。
因此施工队这边只能每个月都养精蓄锐,大量的囤积炸药和工匠,只等每个月初月末交替的那两天,海峡的大潮退却之时,再紧赶慢赶的跑去中间炸上一次,但一个月也只有这么一次机会,可想而知这项任务到底有多艰难了。
其实关键还是科技的问题,汉部落没有合适的水下炸药,也没有堪用的潜水装备,每次都只能浅水或者赶在落潮的时候才能炸一次,这要是有现代的潜水装备,再加上大威力的水下烈性炸药,早就把这一段的暗礁给炸没了。
不过随着大桥的建设,两岸的桥面向中间逐渐延伸,施工队的材料和人员补给也就变得更容易了一些。
如今大桥的南端,也就是琼州岛的那边,已经从岸边向海上延伸出了五公里的长度,其中两公里在岸上,三公里在海里。
大桥的北端,也就是靠近大陆的这边,也已经向海中延伸出了十一公里的长度,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