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穿越中世纪046(7 / 8)
的雇主希望,您能提高我们工坊的玻璃品质,最重要的一点,减少玻璃中的气泡,最好是完全消除。”
“为此,大幅增加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
马克西姆现在说的话非常重要,基本上是新来这些玻璃匠的工作重心所在了。按理来说,马尔科再不关心玻璃以外的事,也应该认真听一听的。但他这个时候真的什么都听不见了!
从他看到特鲁瓦玻璃工坊用到的玻璃压延机开始,他就瞪大了双眼,移不开目光了!
马尔科是个‘玻璃迷’‘玻璃通’,甚至‘玻璃狂’!他敢说,没有自己不知道的玻璃工艺,但眼前这个他是真没见过啊!
路易莎让人制作出来的玻璃压延机,采用的是辊间压延法。即两个相对回转的圆辊,通过它们挤压原料,一边的前区是玻璃液,另一边被挤压而出的就是厚薄均匀、表面光滑的玻璃板了。
此时制作玻璃用品,主要有吹制法、浇筑法、压制法。
吹制法是主流先不说,浇筑法和压制法虽然‘原始’,但用来制作某些特殊的玻璃器也是有优势的,所以没有完全消失——新兴的吹制法好处是灵活,无论造型多复杂的玻璃器,理论上只要玻璃匠的技术够好,都是能完成的。
而浇筑法,好处是技术要求低,只管制作模具,就能浇筑玻璃液,很难失败。一般浇筑法都是用来制作大型实心玻璃器的,这类玻璃器很多都是雕塑装饰品什么的。因为不是空心的,本来就没必要吹制。
还有压制法,主要就是有一个口模和一个阳模,口模进玻璃液,阳模往下压制就行,一种器型要对应一套金属的口模、阳模。好处是不需要像浇筑法那样,每次都做一个新模具,繁琐费时。也不像吹制法,对玻璃匠的技术、经验有不低的要求。
另外,效率是真的高,压一次就有一个玻璃器出来。
不过压制法再好,限制也很明显。阳模下压、上抬,完成冲压,这样的工艺决定了这只能用来制作底窄口大的玻璃器,不然阳模就拿不出来了。另外,这个玻璃器还不能要求太薄,不然的话很容易失败。
至于说这样制成的玻璃器表面不够光滑,那甚至不是最大的问题。
马尔科看着玻璃液从辊子间挤压出来,大约是圆形辊子匀速相对回转,受力比压制法均匀,出来的玻璃板倒是没有不够光滑的毛病——旁边有人手摇曲柄,控制了辊子的回转。还有人专门负责给刚压出来的玻璃板喷水,帮助玻璃板能够迅速降温成型。
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