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穿越中世纪052(6 / 7)
族的姑娘下嫁,嫁妆也不会太多。
而要嫁给一位公爵,或者公爵长子,排除极端情况,女方提供3000镑到5000镑的嫁妆金都很正常——这是不包含陪嫁的纺织品、衣服、珠宝首饰、餐具等实物,单纯的现金的数字。
所以伯爵夫人说这面镜子换算成金钱,足够做一个公爵夫人的嫁妆,就是说起码值3000镑!
路易莎赞同这个观点,不管怎么说,伯爵夫人作为富庶的布鲁多女主人,眼界是有的……原本历史上,17世纪末、18世纪初才有‘巨镜’,而当时一面2.29米*1.14米规格的巨镜,就能开价3000镑!
虽然从中世纪中后期到1700年这个时间节点前后,通货膨胀过几波了,同样3000镑,价值不可同日而语。但那到底还不是现代社会,大家用贵金属做货币,膨胀是有限度的。
而且,路易莎这时候拿出几乎完美的玻璃银镜是石破天惊,而1800年前后,玻璃水银镜已经是比较常见的东西了,只不过‘巨镜’还很稀罕而已。再加上玻璃银镜其实比玻璃水银镜效果更好……这些是支持路易莎开出更高价的。
所以两边抵消,1800年卖3000镑的镜子,在此时也卖3000镑,也不是不可能。
唯一的问题是,路易莎不打算卖3000镑——如果路易莎只有一两面这样的镜子,她当然尽可以叫高价!但既然是做成了一个产业,就得考虑让更多人买得起的问题了。3000镑一面的镜子,能有几个人买得起?买得起的人里,又有几个人是感兴趣会买的呢?
这年头有钱的贵族都热爱打仗,那可是个烧钱的‘爱好’!真有钱也不见得有那个预算买一面3000镑的镜子。
路易莎的计划是,最大尺寸的‘巨镜’,就是她在制镜工坊见证生产的那种,出厂定价1000镑是个合理的数字(不算镜框)。至于到时候卖到诸侯们手中会加多少价,那路易莎就管不着了——不过应该也加不了多少,毕竟制镜工坊接受直接订单,明码标价。
这样的话,哪怕是不方便直接来订货、收货的买家也能大致有数,商人是没法加价太多的。
也是路易莎笃定玻璃镜会一炮而红,才这样做计划的,她不需要通过商人向各个宫廷推销玻璃镜,更不需要所谓的销售渠道——对玻璃镜这种销售量注定非常小的奢侈品,客户固定就那些,几乎个个有名有姓,强大的销售渠道真没什么意义。
路易莎向伯爵夫人稍微透露了一下,玻璃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