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穿越中世纪069(4 / 7)
污染,市民也没有那么多需要抛弃的日常垃圾……即使没有下水道排污,也不该脏成那样,具体可以参考华夏的古代城市。
华夏古代也有比较脏的城市,但那一般就是几个大城,而且是城址数百年不变、也繁荣了数百年的大城。看古代记载,真和西方古代记载的肮脏城市差不多,一样有‘屎山’、‘大恶臭’、被垃圾堵塞的明渠、盐卤化的土地、污染的地下水……
和中世纪这种小几万,甚至几千人口,就脏兮兮的城市,完全不是一个情况啊!
之所以有这种差别,大而化之地说,就是体制问题了。华夏古代是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虽然后面说‘皇权不下乡’,但对作为一个地区政治、经济中心的城市,那还是比较有掌控力的,全套官府衙门也都在城市里。
治理城市是有动力,有能力,更有必要的。
西方中世纪就不是了,对于领主来说,乡下地区才是最好的。至于城市,他们离不开城市带来的服务、财富等。但另一方面,作为统治能力欠费,就喜欢最简单的土地经济的军事贵族,他们又抗拒城市的活力、流动性。
更多时候,他们都假装看不到城市,只是在需要收税的时候才会看向城市。而有些阵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所以历史上,城市大多依靠主教维持住了稳定。这也是现在很多城市,其实际统治者依旧是本城主教的原因。
这种政治传统,又怎么能指望封建领主有动力、有能力去治理好城市呢?也不怪城市总是怨恨自己头上的贵族领主——总是从城市榨取财富,却从没有真正建设过城市。
至于说,古代华夏城市和中世纪城市画风不同,具体的原因,那就是大家都说的很多的那些了。其中之一,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粪便的处理……华夏古代的劳动人民,堆肥技艺高超,对粪肥的利用是非常极致的。中世纪的人们虽然也用粪肥,但并不重视。
结果就是,粪肥的价格不高,至少要特意运输粪肥去田间,是没有人做这个的。一般也就是从城里拉出来的粪便,恰好城郊不远有耕地,就会泼洒在土地上(都不知道积攒了多久了,不是新鲜的,倒也不用担心烧苗什么的)。不然的话,那些粪便的归宿也就是河流了。
是的,此时当然会把粪便收集起来,拉出城去,不然城里早就没有下脚的地方了。至于为什么还那么常见粪便,只能说这是个麻烦事儿,效率不高,处理总赶不上生产制造的。再就是厕所缺乏,中世纪人又没有现代人的卫生常识,随地解决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