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穿越中世纪076(6 / 7)
制取精油,用液态油脂和固态油脂都是可以的。‘古法’虽然用固态油脂,主要就是猪油和牛油混合,那是因为古代多数时间里,动物油其实都比植物油容易得到,价钱便宜。
西方尤其如此,毕竟他们一直维持着畜牧传统。华夏的话,也是宋代以后才植物油比动物油便宜的。毕竟宋代以前,植物油绝大部分都是芝麻油,而芝麻产量低,便宜是便宜不了的。
另外,也是因为使用植物油做脂吸法,还要注意选择饱和脂肪酸高的油,如椰子油、棕榈油什么的。毕竟普通植物油,相对容易氧化。在薄薄平摊的情况下,30天连续换花下来,可能油就酸败了,产生所谓的‘油哈喇味儿’。
现代社会,椰子油、棕榈油什么的也不贵,甚至比很多大众食用油更便宜。但在古代不同,如果当地不产,或者榨油技术不支持以椰肉、棕榈等榨油,那价格就能高到天上去了!所以说来说去,现代随便,古代还是老老实实按照‘古法’,使用猪油和牛油吧。
而用猪油和牛油,就得根据气温调配比例。一般是冬天三成牛油、七成猪油,夏天五成牛油、五成牛油。但气候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所以猪油牛油最佳比例也不可能恒定不变。具体的,得每天准备油脂时,先做几个‘小样’,涂抹到玻璃板上,等凝固了看一下状态,这就万无一失了。
至于心腹女仆说的‘香粉’,其实是小块‘安息香’。
安息香在此时并不是难找的香料,事实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人们,就用安息香粉末给干燥花做定香剂了。此时西方从东方进口诸多香料,安息香也是其中之一。而心腹女仆要在混合脂肪里加安息香,这是路易莎教授的‘诀窍’之一。
虽然用动物油脂,不像选用植物油那样,要考虑相应种类的动物油是不是容易氧化的问题。但想想吧,换花30次下来,花朵有水分、糖分,脂肪则本身富含营养,是绝好的细菌培养基,这是不是很容易发霉?
要抑制发霉,除了换花工人足够细致,清理旧花时不放过任何残留,也得让脂肪本身多少有些抗菌。安息香就是如今条件下的一个好选择,安息香富含苯甲酸,而苯甲酸是天然的抗菌剂——这已经是相当冷门的知识了!
现代的爱好者,自家做一点儿香膏玩儿,也不会细到这份上。也是上辈子路易莎,对制香、调香相关知识有1000%的兴趣,将其视作自己未来的事业,这才啃专业书籍,了解到了这些。
路易莎虽然对外宣布,新的制取精油技术,无论谁学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