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穿越中世纪156(4 / 7)
能对上的,足以说明其准确性,真不是瞎说的啊!至于说不太一样的部分,也很容易看出,是因为丝国的气候等和罗兰西不一样,而罗兰西养蚕缫丝的农户在经年累月的实践后,根据经验做出了改变。
另外,还有一些不一样,想一想就知道了,充满了巧思,应该会比罗兰西的工艺更好用、更有效率!
“真了不起,太子妃殿下居然连这样的事儿也知道,就算是那些学者老爷,学到的、知道的也不会是养蚕缫丝什么的吧。”勒布伦夫人连声称赞,还说道:“有一些工序,其实我是不明白的,只不过看到了罗兰西的养蚕人是那样做的而已。但太子妃殿下完全解释了一些做法背后的原因,这就让我们更容易吃透这上面的技术了。”
换个地方后,就靠一比一还原,复制一地的某个技术是很难的,而且就算完全复制,结果也可能不如意。但如果了解了很多操作背后的原理,能够活学活用,那就算不是一比一还原,说不定也能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结果。
虽然之前就觉得路易莎说的都应该是真的,但现在和罗兰西的技术相互印证,并得到勒布伦夫人这样的‘专业人士’认可之后,夏彭捷这些人才真正放下心来——于是,这个时候,一些准备工作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做了。
首先就是种植桑树,过去阿乌尼奥已经种植了一些桑树,算上一些可以掺着喂养桑蚕的杂树,当时觉得起步阶段这些应该够了。
但经过路易莎的‘加油鼓劲’,大家对阿乌尼奥未来的丝织业更有信心了。索性植树的成本也不高(此时种树基本就是人力成本,而人力成本在古代,多数都是不值一提的),就决定抓紧时间多种一些。
明年试养桑蚕,规模肯定不大,不需要考虑桑叶不够的问题。如果一切顺利,试养成功,后年就可以扩大规模了。不过养蚕户的增加需要时间,预计后年,乃至大后年,过去成林的桑林都是够用。
至于再之后,现在大规模种植的桑苗至少是可以开始摘叶了,也不用担心桑叶成为养蚕的限制——正好,冬天天气冷的时候,就是种植桑苗的好时候呢!过去阿乌尼奥种了几年的桑树,对此也算是有经验了。
阿乌尼奥这个地方说起来倒还挺适合种桑树的,虽然桑树是那种不太挑土壤、气候的树种,适应性很强,但它还是有‘偏好’的。一般来说,桑树喜光,适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寒耐旱,但不能受涝。所以种植桑树的地区阳光充足,水源充沛,土地能排能灌,这是最适合的。
这不是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