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穿越中世纪173(3 / 7)
在庄园里的话,按照农业生产的情况安排淡旺季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了。农闲的时候人力充足,正好多雇一些短期工。这样对庄园来说,不会耽误基本生产,纺纱的人力成本也低。而对庄园里的农民、牧民更是好上加好,可以在农闲时节也打一份工,补贴家里。
罗斯先生的意思很明显,放牧产羊毛的牧民家庭,只要将羊毛卖给庄园,他们的家庭成员就能优先得到雇佣——这对庄园来说是一个不要多花钱,但确确实实能够打动牧民的‘诱饵’。
大家也觉得罗斯先生这个主意很好,实在是惠而不费。之后大家就商量着,要和之前来庄园收羊毛的布商打招呼了,通知他们今后不用来了……其实不打招呼也可以,但此前他们能进庄园收羊毛,或多或少都是给了庄园管理层好处的,不好一点儿情面都不留。
这个时候提前和他们说了,也是给他们时间,能够想办法从别处购买羊毛。不至于事到临头,多出这么大一个亏空。
“……其实,我们可以和那些布商明白说,说我们羊角庄园要自产纱线。”就快要‘散会’时,忽然有人提出了新建议:“布商也是需要收购纱线的不是吗?纱线这种东西谁嫌多呢?说不定,他们也愿意收购我们的纱线,这样一来,不是销售问题也解决了吗?”
一言惊醒梦中人,这可是提醒到了罗斯先生,他立刻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布商们、呢布制造商们,之所以喜欢包揽呢布生产过程中的各道工序,更多还是为了将每个环节的利润都吃到。
其他人倒是也想掺一手,只可惜没有那个资本。毕竟要自己付钱购买上游一道工序出的原材料,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大部分只是小作坊经营的手工业者可拿不出那样的钱。或者说,有的勉强拿得出,但一旦一批货出问题,其风险是担不起的。
有那么一次,他们就全完了!所以相较于高风险赚大钱,他们也宁愿旱涝保收地赚小钱。
布商很少接收其他人手里的‘半成品’,这会减少他们的利润,而且说不定就是一个来抢面包的同行,谁也不愿意‘资敌’啊!但纱线算是个例外了,实在是纱线长期供不应求,很多布商自己的纱线不够用,总是要从市面上想方设法采购纱线的。
于是罗斯就和羊角庄园打交道的布商说了以后不必来收羊毛,但可以收纱线的事儿——对于前者,布商们当然不满,但不满也没办法,这本来就是没有契约的事。而且羊角庄园是路易莎的陪嫁庄园,这里的主人其实也是他们的主人(这些布商都是布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