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老爷子他飒爽又威风 > 第134章

第134章(2 / 6)

大牙的存在,跟偷鸡不成蚀把米般,会被记录在世家谱上,供人当笑料学习警示的。

崔元圭眯眼抚着下颔,老神在在道,“当然不能三条船全给咱们自家人用,这样,你留一条船,明儿再去与各家掌事的通个气,让他们自己拼剩下来的两条船,如此,便也不算咱们家吃独食,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放他出去钓鱼,在已知江州是帝党掌中物的情况下,他领着一门几百口人打前阵,这第一口好处,总该叫他家占占,总不能他承担着敲了帝党墙角后的清算危险,还要无私的贡献出财帛所有吧?

是以,他清河崔氏独占一条船的利,属应当应份的,谁也别来指着他的鼻子说分配不公,想要公,就自己出头去与江州打交道,看那崔闾子理不理你!

世家门第,表面看着一团和气,实际是为利益分配,打的头破血流的日子从没断过,只不过都风花雪月的遮掩了过去而已。

他们怕他假戏真做,与江州真和气成了一家,他还怕他们过河拆桥,遇事败不搭手相救呢!

总归,各有各的防备。

紧接着,就是在临江别苑除京畿圈层外,消费最高的别地州府世勋们,都得到了可以夹带货物上船的航道牌,作为他们的贵宾礼遇。

崔闾如今就住在圣地中心的那棵树心里,其他吊脚楼房屋全部进入修整状态,只圣地周围还没动工,得等到大体规划完了后,再来彻底整改这里,于是,他的办公房也就近摆在了树旁边。

荆南蛊民是个野地里都能睡的主,对于这样大规模的动工,除了一开始的抵触外,等鹜术将新建好的居住地设计图展示给他们看后,就不再有人来抗议哭诉了,好在天气一天天回暖,他们上树或打了厚厚的蒲叶裹一裹,一日日的也就过去了,对于新家新房的期待倒是更加期待了起来。

崔闾身边少了太上皇的聒噪,倒还显得空寂了许多,他伏案将写好的条呈递给鄂四回,让他一会往漓水河边驻停的小船上送,为了及时处理江州事务,现在河边上每日都有从江州往这里来的小箭舟,主打两边通信迅捷的意思,梁堰想吃荆南这口工事之利,在汾溪河上游便只能放行两边的通信小舟,如此,那小舟之上偶尔夹带的一两沙包海盐,便就这么顺水的过来了。

合西州那边来做工的百姓,近日能领的工钱里,便开始出现了额外的奖赏,都是做工又快又好的,埋头苦干不偷懒的,报到工头处,于每日一结的工钱后,还能领到一小包约三两的雪白海盐。

这可把他们高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