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番外一(6 / 6)
,那边不是……”
太上皇摇头,“北境武氏人多庞杂,若都受招入京,难免不会形成大的宗室势力,皇儿无亲生兄弟,在根基未稳时,并不利于他,而且,我也不能眼睁睁培养出一股新的勋贵势力,否则我还打世族勋贵打个什么劲?”
北境武氏族人,可没有封爵封王的,只多也就是个二品的大将军而已。
崔闾的入京之行,就这么被太上皇给一锤定音了。
但在这之前,他还是给宫中的皇帝出了一计,让他下旨平了户籍制的贵贱之分,使曾经因事入贱藉的有才之人,能有效忠朝廷的机会。
他是这么说的,“所有的贵门府邸,都有养门客幕僚的习惯,那么这些人明明才识胆略皆有,为什么自己不出仕呢?原因大概有一多半,就出在户籍上,贱藉不入仕,古来有之,给那些怀才不遇的人一个机遇,你会发现曾经无人可用的窘况,迎刃而解。”
给人做门客幕僚的,就没有甘于平凡的,那些败落的府邸间,必然有因主家倾颓,而失了去处的士人,朝廷此举,不止给了他们一条生路,更给了他们一展抱负的舞台,依那些人的聪慧度,定然是会抓住这个机会,力争上位的。
如此,那些地方因主官挂冠而去的空缺,立即便被这些人给顶上了,一个代掌的权职位,便能引得那些养于高门的幕僚门客,竞相效力了。
他们又不是那些高门的私僚,依附高门为的也就是一口饭食,如今给朝廷办事,名利权望尽皆可得,连叛主的名头都盖不到他们头上,真真的人各有志来形容。
宫中皇帝大喜,捧着崔闾的秘信笑的直拍御案,一是为他皇父终于肯入京高兴,二是为朝职空缺终于有人顶上高兴,三呢?自然是想到那些罢朝的臣工们,脸上会出现的五颜六色高兴。
他就说,有了皇父就什么都有了。
圣旨下,江州总督崔闾,因清剿祸乱有功,特旨升任文殊阁内阁首辅。
呵呵,他皇父举荐的人,直跳内阁首辅位,他倒要看看谁敢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