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番外四(2 / 9)
毕竟奴藉制能延续千百年之久,自有其生根发展的土壤,也不能一下子太激进了,是以,这项制度的改革,是一点点的进行的,从北境、保川府和江州三地,往其余州府延伸,十来年后,终于有了后世用人制度的完备框架,各种福利待遇在用人市场上,成为津津乐道的讨论话题,而精神面貌的改变,才是这类群体的最大收益,再也不会有一件事干不好,就被拉出去打个半死的担忧了。
拉平后的户藉制度,在头两年还不显,可当有曾经是奴藉的人家,有孩子通过科考出任县府官后,那爆炸式的人心提炼,从此再也遏制不住了,所有人都明白了这项制度的真正意义。
十年,让曾经卑于人下,不被当成人待的这一群体,终于挺直了腰,再入有钱人家,或身份高贵的府宅,便不会再惶恐卑怯了,就像机构培训课里讲的那样,大大方方的,不卑不亢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尤其是签到官衙里的仆婢们,会有比普通人家还好的待遇,那些有学识的官员,讲身份讲礼仪,比一般有钱人还好伺候,不管是真的还是装的,反正不会在人前与仆婢为难。
因为官员考核里,还有一项待下如何的考评要求,没有人想在这上面栽跟头,尤其是在这样的大日子里,能出现在正堂里伺候的,都是仆婢堆里表现最佳的佼佼者。
“辛妍、辛妍……这里……”
捧着茶果的辛妍被躲在一颗景观树后的姑娘逗笑了,一双弯月眼里露出宠溺的笑来,上前曲膝福了一礼,压着音道,“芷然姑娘,时间还没到呢?仓门那边有好多人。”
一身青葱裳裙的姑娘,嫩的仿佛能掐出水来,眨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望着人时,叫人根本不能拒绝她的任何请求,只见她伸手拉着辛妍左摇右晃,“我偷偷去看过了,确实有好多人守在那里,好姐姐,你想想办法,我今天是一定要上去的,你看,我都打好包袱了,绝对……绝对不要半途而废。”
辛妍是滙渠县人,祖辈都是崔氏家生奴,她母亲是王芷然的奶姆,她本人是比王芷然大八岁的,因着用人制度的改革,他们一家子都被放了奴藉,她也因着曾经崔氏家生奴的背景,于两年前找了一门好亲,现在偶尔出门寻点事做,也比一般人好上工些,薪酬待遇都是顶好顶好的。
她是看着王芷然长大的,出门子那会儿,这小丫头哭的可惨了,抱着她不撒手,要不是她确实不能陪主家一家进京,说不得她们是不会分开的,好在就在半年前,曾经的主家一家子又回了江州,这才叫她们二人又遇上了。
王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