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舒卷(7 / 12)
一旁何京道:“十五那天你说着了。确实,手脚快的,报案的时候都跑出二十里了。大人知道人丢了之后,已不动声色,命人快马昼夜跑出二百里,通知周边驿站、官府之类。咱们在京城里找,人家早跑出去躲了起来。
大人命把悬赏的告示也贴到那里,那里的人看到了,才好报案领赏。又把京城追索的人手撤了,以免逼迫太甚、狗急跳墙。即使是人贩子,见这样子心眼也该活络了,拿孩子换钱来了。”
王云鹤道:“可惜不能反悔!”
因为来讨赏的那个人一看就有问题。他是来报线索的,自称是个货郎,走街串巷的时候经过一户人家,看着像,就来试试运气。乡间买了老婆、孩子的,一般同村人是绝不会告发的。告发的一定是外乡人,外乡人能这么见着刚买的孩子,位置还报的这么精确,是件很奇怪的事儿。
王云鹤派人跟着他到了地方就连孩子带大人拿了过来,那货郎也有趣,仿佛一点也不怕全村人把他活吃了一般,还有心情与这家人讨价还价:“我领了赏,分你二十贯,你再买一个就是了。”
这也是王云鹤怀疑他的原因,因为这货郎的报价还挺合行情的。在城里,买个粗使的仆人也就几贯钱。但是想买个健康的男童、男婴来当儿子,价格反而更高。到人市上,普通的男童也不值二十贯,但是,几经转手到最终买家手里继承香火的“清白”男童,卖到这个价就挺合理了。
当然,人口的价格也是浮动的,也许他就是愧疚大方。所以王云鹤只是怀疑。打算派人跟踪一下这个货郎。如果是真货郎还罢了,如果是拐子的同伙,王云鹤不拿罗元案来办他,必要抓他下个案子的现行!
祝缨想到了杨六郎,道:“大人,您稍等,我认识罗元妻子的娘家侄儿,让他请罗元娘子来认一认吧。万一仆人为了脱罪看到相似的就认了,罗元来时再说不是,岂不麻烦?”
王云鹤道:“也好。”
祝缨就亲自去杨六郎家,告诉他:“带上你姑妈,跟我去京兆府认人,孩子可能找着了。”
杨六郎才落衙回家,这些天家里一直唉声叹气的,听了这一声,赶紧跳了起来:“真的?”
祝缨道:“王大人说是,我觉得有几分是了,到底是不是,还得问问娘子。”
杨六的姑妈在家里,也不戴首饰了,也不穿光鲜衣服了,看着倒顺眼多了。她也很急切:“真的找着了吗?”
祝缨道:“您赶紧收拾一下,趁没宵禁跟我去认一认,是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