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祥瑞(3 / 13)
,说:“我是宁愿祝大人整顿本县的。没有县令出手,咱们管理本县少了点名正言顺的味道。你想想,这几年这些士绅对本县官员确实不算是十分尊重,竟是要分庭抗礼了,你我又拿不出手段来弹压。为什么?不就是少了这么一个名份么?占着名份的那个人他又不动手。”
主簿道:“不错,不错,是有些憋气。这些不懂事的东西,竟想爬到咱们的头上了。”
县丞笑道:“所以啊,现在有他们哭的。”
这一头,县丞、主簿决定不管“父老”了,犯不上,又不是自己亲爹,凭什么让他们为这些士绅与县令硬扛呢?
主簿低声道:“他们要是向祝大人告发咱们索贿呢?”
“诬陷朝廷命官,罪加一等,”县丞低声说,“咱们又不碍大人的事儿。”
“现在就看这些人怎么跟祝大人掰腕子啦!”
————————————————
县丞也料错了,这些“父老”见他不动了就没打算跟新任县令掰这个腕子。
县令太凶,走的就不是斯文的路数。
破家县令,灭门刺史。从来民不与官斗。一个软蛋,他们还能想想,逼得太狠他们就不得不反抗,新县令这个人又不软也没现在就要逼死他们,他们根本无法下决心抱团反抗。
“父老”之一张翁道:“这小县令城府很深呀!雷保,你这是自己不懂规矩了。”
“父老”之二的赵翁道:“据我看这县令倒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既往不咎,这道理妙呀!”
雷广年轻,又挨了打,见这些长者不帮着自己父子,忍不住道:“你们就甘心让他欺负了?!这是要在大家头上拉屎了!”
张翁不悦地斥道:“粗鄙!怪道祝大人要黜了你的身份!”
张翁的姻亲,住在县城的顾翁道:“雷家后生,难道没读过史吗?竟不知道晋时王导南渡,到建康后是学吴语的么?那是一代贤相的做派呀!那你这身份黜得就不冤。诸位,县令大人到了咱们这里,他干的第一件事可不是什么巡察、为民申冤,是学说话。你们今天听到他说话了吗?不是官话,多么清楚明白的福禄话呀!”
这事早有人察觉了,被顾翁一句点破,他们都点头。纷纷说,这县令今天打人虽凶,但似乎并不是要来整治大家的,还是要与大家好好相处的。
顾翁伸出一个手指,道:“第一,他是个极聪明的人,一学就会。咱们这里来过多少官员?你几个能这么快学会、学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