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春耕(10 / 11)
换粮食种啊!!!”
他们语无伦次,祝缨却听明白了,他们现在种的粮还能糊个口,如果换了个别的,就怕绝收。别说绝收了,只要产量减个两三年,立时就是灾年。家里能有余粮的,都是地主了,普通种田的人,每年春天这个时候就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靠野菜活了。收成再少点,那是真得饿死人。
祝缨道:“我自己种二亩,试试,不叫他们改。”
老人们吐气的声音响彻整间屋子。
祝缨道:“好啦,既然没有误会了,明天先去看看地?”
这时就有老者说:“小老儿以前种过麦的,那年年景不大好,收成不多,种倒是能种。”
有一个说话了,就有另一个也说。以为祝缨现在公廨田里还是应该以稻为主:“咱们这儿的人,侍弄稻子是熟手。保本儿。要种麦,等收了稻再说。”
祝缨道:“我不用熟田。先寻个不大用的地儿种着试试。”
老农们你看我、我看你,都点头:“咱们想看看去。”
第三天,她就带着这一群人出了县城。
老农们看了这一片地,要么摇头、要么叹气,也有说可惜的,也有说“再整整也是个好地”的。
他们告诉祝缨:要把一块不好的地种好,要花人力,也要花时间,就是年年月月地种、积肥。一点一点给它弄好。现在这片地,应该是抛荒的,仅强于荒地。又指点祝缨应该从哪里开条小渠好浇地。
再耐旱的作物,它也得浇,“只是用水少些,又不是不吃水”。
有种过麦子的老农,跟祝缨说了日期,以为祝缨现在完全可以先种稻。
连续看了几天,祝缨白天跟他们看田,到了晚间,又点起灯来整理笔记。
她想把这些都记下来,连同之后自己亲自试验种田的笔记,最后纪录出一本农书,以后哪怕自己在福禄县的时间不长,这里的人也能用得到。顺便列一下本地气候与黄历所载之节气指导的播种时间等之不同。
试种的笔记里,她画了张表,哪块地种哪样庄稼,什么时候种、播种多少斤、用多少人工、怎么用水等等都记下来,也记下庄稼成长的时间,什么时候抽穗、什么时候收获等等。
此时,春耕也将要开始了,老农们有的就着急,想回家帮忙。不能拉犁,帮家里收拾收拾农具烧口水也是好的。
祝缨果然如约将铺盖给他们都带走,又另每人再送二升米,依旧原样将人送回家。与那种过麦的老农与另两个看着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