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返京(12 / 13)
一同进京,或者我先回去同七郎讲,也好有个照应。”
祝缨道:“我现在还不能走。春耕还没安排好。”
甘泽急道:“都什么时候了?!”
祝缨道:“春耕的时候,甘大,你先走,代我向郑大人问好,我自有准备。”
甘泽气得直跺脚:“行!”
————————————
甘泽走后,祝缨就让父母收拾行李。
张仙姑道:“怎么你要走?这个时候?”
祝缨道:“朝廷的事儿,哪说得准呢?叫走就得走,快着些。”接着,她又找到了花姐。花姐道:“你……怎么?”
祝缨道:“会有点麻烦,这样,如果我在京城出了事儿,你别管别的,带着爹娘去苏媛家。”
“啊?”
祝缨点点头:“放心,还应付得来。只要你们没事儿,别处有天大的事我也不怕。”
花姐担心得要命,仍然点头:“好。你什么时候走?”
“限期我两个月内到。”
“三千里,六十天,一天要跑五十里,中间还不能遇到天气不好、路坏了停歇。”
“五十天。”祝缨说。
“什么?”
“我得等到麦收,晾晒好。带着麦子上路!”
花姐惊讶地问:“为什么?”
祝缨笑笑:“上京可不能空着手啊。收完麦子,还要看着他们春耕好好开了头。”
花姐道:“家里不用你担心,我会好好照顾好干爹干娘等你回来的!你会好好的回来的!”
祝缨道:“当然!我还要再干一任呢?”
“咦?”
祝缨道:“三年哪够?要干,就得干好,我不走。”
“嗯!”
祝缨对花姐说得坚定,事情其实不少。等麦收的这几天,她不但将与两案相关的证据准备好,又将福禄县这两年的情况写了足有三万字。再寻了两只很结实的口袋。等待的时间里,苏鸣鸾又到了县城来,山上还没有开始春耕,现在也不是她下山的日子。
她是来协商买些农具的。
祝缨又让她再写一封向皇帝问好的奏疏,苏鸣鸾写什么她也不干预,但是她会代为转达。
苏鸣鸾惊讶地说:“阿叔要亲自去京城?”
祝缨道:“你想不想与我一同去?”
苏鸣鸾有些意动,缓缓地摇了摇头:“寨子里事还多,我现在还走不开。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