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点灯(9 / 12)
拢共多少乡?多少村呢?要十日完工?比我当初快太多了!”
而且这里面还有猫腻,百多套石碑,要多少工,多少料?就算征发石匠徭役,里面也有不少的文章可做。
郭县令拍着胸脯保证:“能如期完工的!”
祝缨道:“你有底稿?”
“诶……下官设法去福禄县拓印了些……”
祝缨也不想事事都给下面安排好的,但郭县令仿佛是不听劝似的。她只得说:“天下文宗的手稿,胡乱刻怎么成呢?你等我找出来咱们再安排。”
“诶。”
“公文先放到我这我儿,咱们还要一同去见刺史大人,路上慢慢说。”
“是。”
“地方上的事情有多么的繁琐我何尝不知呢?实在不想给各县再多添麻烦,你将心放回肚里吧。过两天他们三个都来了,咱们先聊一聊。这个,到时候也一并说。”
“是。”
郭县令心中没个底,想找王司功商议,又想起来听说王司功仿佛失势,他管住了自己的脚没往王司功那里去。焦急地等着其余三县县令的到来。
————————————
六月三十日大家要到刺史府聚齐,鲁刺史的这个规矩到了冷云的手里也没有改。他虽然总是抱怨:“好麻烦。”却从没说过不让过去,大家就还照着旧例来。
四县的县令也照着旧例先到府衙里见一见知府,由知府带着他们一同往州城去见刺史。本府的官员们碰个头,套一套词儿,免得到了刺史府那里互相矛盾都下不来台。
不几日,四县县令聚齐,都往府衙来见。祝缨在小花厅里见了他们,一边两个,左手郭王,右手关莫。莫丞坐在最末座。
祝缨道:“都是熟人啦,以往都是丘府君主持,如今我是勉为其难。”
四人一阵奉承,郭县令道:“便是丘府君在时,多少事都须仰仗大人的。如今大人做主,我们就更不怕去州城会受刁难啦!”
关县令恨他嘴太快,明明自己才是府君的“故吏”,怎么这货先拍上了?!
他们一阵附和,祝缨道:“大家都是出门在外为官,旅途之中守望相助本就是应该的。只要大家还记得我不是个只会口头说话好听的人就行。”
“岂敢岂敢。”
祝缨又说:“咱们去见冷刺史之前,先将本府的各项事务理一理吧。谁来?”
郭县令先说,讲了自己又是理冤狱,又是恤贫民的事儿。又提了农桑